每日經濟新聞 2020-09-16 22:06:38
據公告,此次三項議案再度被否的投票結果顯示,同意股份數占有效表決權股份總數的比例差不多都是45%,與獲得有效表決權股份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的要求相比,差距不小。
每經記者|黃鑫磊 每經編輯|湯輝
今日(9月16日),皖通科技(002331,SZ)召開了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根據投票結果,包括《關于公司續聘2020年度審計機構的議案》、《關于回購注銷部分已授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的議案》、《關于減少公司注冊資本的議案》等在內的6項議案全部被否。
此外,皖通科技大股東南方銀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方銀谷)與股東易增輝于9月14日簽署了《一致行動人協議》,雙方構成一致行動關系。
今日晚間,《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皖通科技董秘潘大圣,試圖了解董監高層面對相關議案的態度,但他表示具體以公告為準。此外,記者聯系南方銀谷方面未果。
今日,皖通科技收盤價為12.19元/股,漲幅為4.01%。
8月26日,皖通科技公告稱,將于9月16日召開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
會議審議事項包括《關于公司續聘2020年度審計機構的議案》、《關于選舉陳翔煒先生為第五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的議案》、《安徽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薪酬管理制度》、《關于回購注銷部分已授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的議案》、《關于減少公司注冊資本的議案》、《關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議案》。
而后三項議案曾于6月23日的2019年股東大會上提交,但投票結果顯示,同意股份數占有效表決權股份總數的比例都是62%左右,未獲有效表決權股份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
此后皖通科技董事會認為,公司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原25名激勵對象因個人原因離職或退休,已不符合激勵條件,且公司回購注銷上述人員已獲授但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存在必要性,由此導致減少注冊資本和修改公司章程存在必要性。故除上述議案內容調整外,公司此次再次提交股東大會審議的上述議案內容屬于股東大會職權范圍,有明確議題和具體決議事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三項議案再度被否的投票結果顯示,同意股份數占有效表決權股份總數的比例差不多都是45%,與獲得有效表決權股份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的要求相比,差距不小。
南方銀谷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任芷霓 攝
根據此前報道,皖通科技“內斗”的根源之一是大股東南方銀谷的持股比例不高,不能完全“壓制”其他股東,也導致在今年6月23日公司原實控人、原董事長周發展被“踢出”董監高之列。
而在此前數月,皖通科技各股東動作不斷,實控權之爭趨于白熱化。一方面是股東西藏景源不斷增持,另一方面是南方銀谷與安華企管結成一致行動人。
但在6月12日,皖通科技披露稱,股東王中勝、楊世寧、楊新子與南方銀谷簽署的《表決權委托協議》到期終止,后者與安華企管合計持股比例為18.48%,導致皖通科技其他單個直接持股股東及間接持股股東持股比例均未超過30%,公司變更為無控股股東、無實際控制人的狀態。
9月8日,皖通科技公告稱,王中勝、楊世寧、楊新子等三人和王晟簽署《表決權委托協議》,約定王中勝、楊世寧、楊新子將其所持6.49%的股權的表決權委托給王晟行使。
今日晚間,皖通科技董秘潘大圣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王晟已經握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權的表決權,但對其在2020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的議案投票態度不清楚。
公告顯示,易增輝的持股比例為3.48%,此次與南方銀谷簽署《一致行動人協議》的目的是為保障公司持續、穩定發展,提高公司經營、決策的效率,在行使公司股東權利時采取一致行動,作出相同的意思表示,并保持投票的一致性。
據了解,早在今年3月4日,皖通科技原董事長周發展被罷免當日,董事易增輝稱:“所有議案董事應先溝通,一切應以董事會和諧為大局,現董事會各董事本人認為還是盡職敬業的,且公司2019年業績也創歷史新高,因此目前董事會沒有作調整的必要。”
5月28日,南方銀谷相關負責人周璇稱,皖通科技現任董事長李臻涉嫌收買賽英科技財務人員,要求對方配合做假賬,并舉報賽英科技董事長、皖通科技董事易增輝,令其無法完成業績承諾。
周璇同時稱,這一舉動惹怒了賽英科技董事長易增輝,導致其徹底倒向南方銀谷一方。此外,易增輝的“加入”,也會進一步增加南方銀谷一方在皖通科技的投票權。
彼時,李臻在回復深交所關注函中表示,不存在周發展所指控的情況,已于5月14日向法院提交了《起訴書》,訴請法院就周發展侵犯名譽權而追究其法律責任。
而本次權益變動后,南方銀谷及安華企管、易增輝合計持有21.96%的股權,或許能從中窺見易增輝對上市公司和南方銀谷的態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