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2-03 01:05:4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記者 周程程
離春節越來越近,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力度也在持續加大。2月2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通報2015年食品抽檢情況顯示,2015年食藥監總局在全國范圍內組織抽檢了172310批次食品樣品,其中檢驗不合格樣品5541批次,樣品合格率為96.8%,比2014年上升了2.1%。
近年來,食品安全方面取得了明顯進步,總體合格率水平保持在95%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合格食品中,飲用水產品不合格率偏高,銅綠假單胞菌超標,飲料及冷凍飲品的合格率均為94.10%,不合格率近6%,排在抽檢食品種類的最末。
北京公眾健康飲用水研究所常務所長趙飛虹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銅綠假單胞菌在地表水中存在較多,屬于致病菌,攝入到人體后,容易引起人腹瀉發燒等癥狀。目前要求水與飲料中這種菌的檢出率必須為零。
飲料、冷凍飲品墊底
據了解,銅綠假單胞菌又稱綠膿桿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為土壤中最常見的細菌之一,易在潮濕的環境存活,對消毒劑、紫外線等具有較強抵抗力。
記者注意到,從2009年開始實施的《飲用天然礦泉水新國標》中,銅綠假單胞菌被列入新增加的3種致病菌之一。但近期多地多家企業的飲用水、礦泉水、桶裝水等被檢測出銅綠假單胞菌。此次飲料及冷凍飲品的合格率在抽檢食品種類中墊底。
2015年底北京市食藥監局就通報,北京“清圣源”包裝18L/桶飲用水與北京櫻桃泉礦泉水廠生產的18.9L/桶的飲用天然礦泉水就因被檢出銅綠假單胞菌而被勒令停售。而在當年12月,佛山市3家飲用水企業生產的飲用水,也因銅綠假單胞菌超標進入黑榜,分別是佛山市好水箱飲用水有限公司生產的規格為18.9L/桶的甘峰山泉飲用純凈水、規格為18.9L/桶的百淳氏飲用純凈水,以及南海區里水浩浪飲用水廠生產的規格為18.9L/桶的緣泉飲用純凈水。
“水和飲料中是堅決不能檢出銅綠假單胞菌的,檢出率必須為零。”趙飛虹說,從地區來看,南方地區因為潮濕,銅綠假單胞菌的檢出率相對北方較高。其實,消滅這種菌并不難,一些企業被檢出,就說明整個工藝、生產管理方面有問題。
趙飛虹進一步解釋,在生產飲料時,最主要的要求就是高溫消毒,一經高溫銅綠假單胞菌就被消滅了。于水而言,是要經過臭氧消毒的。一些問題水中檢測出銅綠假單胞菌,說明臭氧的量放得不夠。
除了殺菌不徹底原因外,據桶裝水生產業內人士透露,桶裝水出現該菌的原因主要有原料水體受到污染,或生產過程中衛生控制不嚴格,比如從業人員未經消毒的手直接與礦泉水或容器內壁接觸等。
今年將加強檢驗頻次
值得注意的是,嬰幼兒配方羊奶粉的不合格率也較高;網購、小雜食店、小吃店等場所不合格率偏高。
食藥監總局副局長滕佳材表示,導致上述問題主要原因是農產品環境污染、食品產業薄弱、企業自律的意識和能力不高,以及從農田到餐桌的法規標準和監管體系還不健全等。今年食藥監總局將加大對網絡食品的抽檢頻次。
其中,針對嬰幼兒配方羊奶粉不合格率偏高,食藥監總局食品監管二司司長張靖表示,從羊奶粉抽檢的情況來看,不合格的批次確是略高于其他奶粉,但是嬰幼兒配方羊奶粉主要的不合格是不符合產品包裝的標簽明示值,不符合質量標準的情況并不是太多。也就是說,生產企業標簽標識不規范。這與嬰幼兒配方羊奶粉生產企業的企業規模比較小有關。
對于今年抽檢工作的部署,食藥監總局表示,重點更加突出,首先加強安全性指標檢驗,主要以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濫用和非法添加、致病菌、重金屬、污染物質等安全性指標和輿情監測、監管發現的問題項目作為重點。
同時,加強高風險品種檢驗頻次,如油、肉、乳、飲料等高風險加工食品每季度抽檢,嬰幼兒食品每月抽檢,蔬菜、水果、畜禽肉等鮮活食用農產品每周抽檢。
滕佳材表示,要加強對市場占有率高的企業的抽檢。總局鎖定全國流通、規模以上、市場份額大的生產企業,省級局鎖定除總局抽檢對象以外的省域內規模較大的食品生產企業。
“要加強重點區域關注度,如食品生產聚集區、集中交易區、集體餐飲場所以及中小學校園及周邊等問題多發區、易發區要加大監督抽檢的力度。”滕佳材補充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