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30 13:15:51
每經評論員 王嘉琦
世龍實業(SZ002748,股價9.23元,市值22.15億元)是一家化工產品生產和銷售企業,近年來頻頻遭遇麻煩,包括信披違規、遭遇電信詐騙、內控缺陷等。5月29日晚,公司又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5月30日,公司股價一字跌停。
從財務數據看,世龍實業的業績并不亮眼,2022年凈利潤同比下滑7.89%,2023年一季度更是大幅下滑71.72%。公司解釋說,產品銷售價格下降幅度大于原材料降價幅度,導致毛利率和利潤總額下降。此外,市場對公司的關注度也很低,Wind數據顯示,近三年沒有研報覆蓋,公募基金持倉也微乎其微。
從風險因素看,世龍實業的問題更多。公司曾經因為資金支付審批制度執行不嚴而遭遇電信詐騙,損失了近 300 萬元。此外,公司還曾陷入民間借貸糾紛、因多個內部控制缺陷被監管責令改正,并記入誠信檔案數據庫。
即便如此,依然有投資者冒險“炒爛”。
今年1 月 14 日至2 月 13 日的 16 個交易日中,世龍實業股價累計大漲 40%,期間還有 2 個漲停板。但隨后,股價便一路下跌。在股價快速上漲的過程中買入的股民,現在可能已經虧損慘重。
投資者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類信披違規積習難改、甚至因為審批制度執行不嚴以至于遭遇電信詐騙的公司背后存在的風險。它們的業績表現不佳,市場競爭力不強,管理水平不高,風險隱患大。即使有時候股價出現短暫的上漲,也只是市場的無理性波動,并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
投資者不要冒險“炒爛”,不要被一時的利益誘惑而忽略了長期的風險。只有選擇真正有核心競爭力、有良好治理結構、有穩定增長前景的優質企業,才能獲得可持續的回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