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11 00:03:56
每經特約評論員 陳憲
近期,李強總理在湖南調研并主持召開先進制造業發展座談會。他指出,“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要培育世界一流的先進制造業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實打實幫助企業解決困難,積極營造尊重企業家、鼓勵創業創新創造的濃厚氛圍,大力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不斷增強企業發展新動能。要下功夫拉長長板、鍛造新板、補齊短板,在優勢領域鞏固領先地位,在更多新領域新賽道實現領跑,加快構建一批新的增長引擎。”
無制造,不強市。先進制造業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制造企業構成了制造業完善的產業組織。
根據各城市陸續發布的統計公報,2022年中國十大工業強市出爐。深圳位居榜首,隨后依次是上海、蘇州、重慶、廣州、佛山、寧波、無錫、東莞和泉州。在現行統計體系中,工業包括三個行業: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在上述城市,采礦業增加值占工業GDP的比重很低,大部分城市幾近為零。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占比大致相等,可視為一個常數。
所以,可將工業增加值等價于制造業增加值,十大工業強市即十大制造強市。目前,制造業增加值數據在部分城市有,部分城市沒有。期待進一步完善統計體系,將制造業增加值作為統計單位必須公開發布的數據。
筆者在制造強市深圳、寧波調研時發現,它們都有先進制造業龍頭企業,又有數量較多的專精特新制造業企業。這是制造強市制造業產業組織的共同特征。深圳有著多家世界一流的先進制造業龍頭企業,或者說科技型制造業大企業,如華為、比亞迪(SZ002594,股價251.00元,市值7307億元)、大疆和邁瑞醫療(SZ300760,股價311.90元,市值3782億元)等。這次調研,筆者在寶安這個深圳的制造業重鎮看了細分行業的頭部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格林美(SZ002340,股價7.42元,市值381.1億元)和易瑞生物(SZ300942,股價16.35元,市值65.54億元)。
格林美從一家小型電池回收工廠起步,歷經20年,完成全國范圍核心城市的電子廢棄物回收利用和再生資源產業布局。近年來,格林美積極打造新能源全生命周期價值鏈模式,建成世界最大鈷鎳資源循環利用基地、世界最大廢舊三元動力電池梯級利用基地與三元動力原料再制造基地,形成電池用鈷鎳精細化學品原料、三元前驅體與三元正極材料的完整產業體系。
可見,格林美在成為循環經濟及新能源細分領域頭部企業的同時,在精細化工和材料產業鏈也占據一席之地,這不僅使得企業自身價值增值,還增加了對相關產業的貢獻。
易瑞生物是一家致力于食藥安全、臨床診斷和公共安全領域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中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A股首家食品安全快速檢測上市公司。易瑞生物在行業內構建了“核心原材料+試劑+設備+方案+服務+互聯網+”的食品安全快檢閉環體系,而且,它處于食品生產產業鏈上的關鍵環節,對于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寧波是我國擁有最多專精特新企業的城市,也有多家先進制造業龍頭企業,如寧波華翔(SZ002048,股價14.06元,市值114.5億元)、永新光學(SH603297,股價90.47元,市值99.95億元)、均勝電子(SH600699,股價15.00元,市值205.2億元)等。寧波曾經是我國傳統制造業密集的城市。在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大背景下,寧波相當部分傳統制造業企業成功轉型升級,成為專精特新企業,并在產業鏈產品鏈價值鏈上找到了自身的位置,為補鏈強鏈和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在此次先進制造業發展座談會上,李強總理強調,“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是我國經濟的根基所在,隨著國內外形勢發生復雜深刻變化,我國制造業發展面臨一個重要關口,我們堅守制造業的決心不能動搖,做強制造業的力度必須加大。要緊緊圍繞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強戰略統籌謀劃,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堅持優化布局、集群發展,加快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要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強化支持先進制造業的政策導向,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先進制造業流動,形成有利于先進制造業發展的良好生態。”
先進制造業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制造企業相得益彰、共同發展,為培育城市的創新和產業生態,為產業鏈供應鏈的延展和完善,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和作用。中國先進制造業發展將迎來新的春天。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深圳行業研究院研究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