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24 13:05:58
每經記者|劉明濤 每經編輯|徐肖逍
今年是國企改革“收官之年”,從近期密集公布的回購、股權激勵計劃、增持等公告可以發現,軍工企業改革在提速,預計將會激活軍工企業活力。
東莞證券分析指出,長期看好軍用“十四五”期間裝備更新換代需求下的高景氣,民用看好商用大飛機產業鏈;從使用量角度,實戰訓練次數提升下教練機損耗增加和導彈補庫存,看好航空產業鏈以及高消耗品導彈產業鏈,商用方面,看好國產大飛機后續訂單情況。另一方面,看好航天技術成果向商業應用的轉移轉化下,看好航天產業服務和物聯網下北斗產業鏈發展,以及新一輪數字貨幣改革潮下特種芯片的發展。
同時,中航證券表示,隨著明年開始行業產能釋放速度加快,2023年將是軍工行業產能集中釋放的第一年,意味著軍工行業增速有望繼續上臺階,這一點,市場也是有著一定程度的共識。因此,年底前將有望切換到明年估值。
這里,通過整合天風、安信、國信等10余家券商最新研報信息,為粉絲朋友帶來4家公司簡介,僅供參考。
1、新雷能
目前特種電源領域要求逐步提升國產化率,公司積極響應下游需求,加大電源國產化研發投入并取得了優異的成效。公司IC研發中心研制了多系列電源管理集成電路為公司電源類產品奠定了堅實的國產化基礎。目前公司大多數產品國產化率可以滿足客戶的嚴格要求,公司獲得新商機及訂單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另外,公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5.81億元,投資特種電源擴產項目、高可靠性SiP功率微系統產品產業化項目、5G通信及服務器電源擴產項目等。募資擴產將有助于緩解當前產能緊張狀態,助力公司打開廣闊成長空間。
——首創證券
2、中航重機
目前我國先進軍機和航發處于放量階段,作為機體結構和航發關鍵零部件,軍用航空鍛件市場前景廣闊。作為國內航空零件鍛造龍頭,公司聚焦軍工主業,在手訂單充足、毛利率有望穩步提升。2021年公司通過定增募投,陜西宏遠引入大型模鍛件設備,擴充高端、大型整體化鍛件產能,貴州安大提升特種材料等溫模鍛件產能,預計項目達產后,公司主業實力有望進一步加強。
——中泰證券
3、振華科技
在建軍百年目標以及建設現代化軍隊政策的推動下,“十四五”期間軍事裝備快速放量,振華科技作為國內軍用電子元器件龍頭企業,將會最先享受到行業紅利。公司在基礎元器件領域完成了多款IGBT芯片、高性能MOS芯片、高可靠斷路器等產品的研制生產。2022年上半年公司共申請了171件專利,獲得授權104件,進一步促進了公司的技術發展。
——東吳證券
4、中航沈飛
公司是我國航空防務裝備的整機供應商之一,擁有深厚的技術儲備和優異的精益管理體系。精益管理方面,2017~2021年,公司期間費用率由5.6%持續下降至3.6%,精益管理成效顯著;產業鏈布局方面,上半年公司收購吉航打造研、造、修一體化航空產業鏈、參與中航電子定增計劃等,航空主機龍頭地位凸顯,航空防務裝備產業鏈不斷完善。本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有利于公司充分發揮航空主機龍頭企業和供應鏈“鏈長”作用,同時借助沈北新區政府的政策資源優勢以及沈陽航產集團的市屬國有企業平臺功能,或將有望帶動公司相關產業鏈實現高質量發展。
——民生證券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