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23 09:18:05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元宇宙的誘惑很難抵抗,又一家上市公司主動披露了所謂的元宇宙計劃。12月20日晚,中裝建設公告稱,公司與多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開發建筑裝飾行業的樓宇智能大數據信息處理、AI可視化、元宇宙應用等,搭建未來現實與建筑裝飾虛擬場景的服務平臺。這簡單幾句話,已經換來兩個“一”字漲停,無論對股東還是公司經營者,這看似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和中裝建設、中青寶主動“擁抱”元宇宙不同,有些上市公司是“被動卷入”,近日互動平臺上一些人無視上市公司的回避和否認,或反復問詢,或刻意引導,甚至是“強加頭銜”,生生造出了一些概念股,如宣亞國際、美盛文化、觀想科技等。其中觀想科技最為典型,在互動易上,12月8日到22日,有網民密集“逼問”其是否涉及元宇宙,公司全部予以否認或避免正面回應,以至于最后有不耐煩者要求公司“不要輕易否認元宇宙,應該去落實核查”“思想要前衛,發揮作用”“董秘……斬釘截鐵地說沒有元宇宙產品似乎有些武斷草率”,等等,“三人成虎”終究達成了他們所愿,觀想科技的股價也大幅上漲。
更多的元宇宙概念是上市公司主動配合個別投資者需求的結果,典型形式是投資者互動平臺上的一問一答。有人不斷詢問是否涉及元宇宙,上市公司“適時”拋出只言片語,二級市場聞風而動。雖然A股各種概念眾多,但沒有一個比元宇宙具有更“普適”的炒作范圍了,既是“宇宙”,那就是包羅萬象,所以不管什么行業,無論什么業務,只要是可以數字化的內容,哪怕是寫張PPT、畫個概念圖,也可以蹭上元宇宙,最近被熱炒的各種家裝設計公司即是如此。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元宇宙現在還只是一個概念,標準不清、形態不明,正所謂渾水里面好摸魚,上市公司蹭熱點的做法很難被揭穿(因為元宇宙沒有標準),更談不上被懲罰,有百利而鮮有一害的事情,一大波公司趨之若鶩也就毫不奇怪。
健康的資本市場與局部的投機炒作并不矛盾,但在有效的市場,炒作冷卻后仍有極少數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在充裕的資本支持下成為新興行業的龍頭,但目前的元宇宙熱潮中尚看不到這樣的跡象。
筆者將Wind元宇宙概念板塊成分股以及最近1個月沾上元宇宙概念的個股(總計88只)進行統計,發現了兩個顯著特點。第一,小市值和績差股是主要炒作對象。截至12月21日收盤,12月累計漲幅超過30%的14只股票當中,僅藍色光標一只月初自由流通市值在100億元以上,另有13只在30億元以下,是極易被優勢資金拉抬的對象。從質量來看,前三季度僅有2只股票ROE在10%以上,10只在6%以下。第二,同樣具備元宇宙概念的軟硬件龍頭企業整體表現平淡,比如中興通訊、立訊精密、科大訊飛等,被冷落的原因無它——市值太大,這些股票市值大多在500億元乃至1000億元以上,非投機資本所能撼動。
無論上市公司是主動被動還是半推半就,在元宇宙的炒作熱潮中,各路投機資本利用投資者交流平臺、網上股票交流社區制造聲浪,爆炒股價賺取了大量價差收益。本應作為信息披露主體的上市公司,反倒聲微言輕成為配角,有些公司甚至被投機資本“綁架”,出于自身市值增長的“剛需”投其所好,制造元宇宙熱點。最近交易所的各種問詢函密集飛向這些公司,中裝建設22日中午也公布收到關注函。監管機構及時介入,確保信息披露是必要的一步,但如何對“蹭熱點”進行準確定義并與相應的監管處罰機制結合到一起,將強行給上市公司造概念者與相應的持倉關系監控到位,元宇宙才能從混沌變得有序,也可避免投機資本引發市場大起大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