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5-20 18:31:40
◎“五一”假期后,包括華僑城、御湖壹號等重慶多個新項目出現了開盤售罄現象,建面均價連續兩周上漲,庫存量持續下降。截至目前,重慶商品房庫存量592萬平方米,去化周期僅為3個月。
◎從今年4月30日開始,重慶二手房一改2018年下半年以來的頹勢,漲價房源占比開始多于降價房源,且在不到半個月時間內就占到六成以上。截至5月20日,重慶二手房掛牌量為142230套,較一個月前少了1.3萬套。
每經記者|陳利 每經編輯|魏文藝
“雙集中”供地新規對樓市的影響正逐漸顯現。
在4月28-29日的重慶首批集中土拍中,主城區46宗地塊成交總金額超635億元,平均溢價率超40%,最高溢價率達到129.98%。
“土拍之后重慶房價確實有所上漲,特別是土拍剛結束迎來的‘五一’期間,看房人數幾乎翻了一番,好點的房子基本靠搶。”重慶中央公園板塊一頭部房企項目置業顧問朱遠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4月重慶新房價格環比上漲1.4%,領漲全國;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1.3%,漲幅全國第二。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認為,“過去兩年重慶樓市相對比較平靜,具有較大的潛在需求量。加之重慶當地房價絕對水平相比于同級別城市而言尚處于低位,在其他城市政策收緊的情況下,重慶市場更容易活躍。多種因素下,各類資金加速進入市場,其上漲本質其實和許多大城市的邏輯相似。”
重慶建筑 圖片來源:攝圖網
4月28-29日,重慶今年首次集中供地進入競拍階段。經過兩天六場激烈爭奪,主城區46宗地全部成功出讓,總成交額達635億元,比起拍價444億元溢價43%以上。其中,30宗地溢價率超過40%,占比超60%,數宗地塊的樓面價近1.5萬元/平方米。
土地市場的火熱行情快速傳導到樓市。進入5月,重慶樓市水漲船高,不少新樓盤都取消了折扣、返贈電器等購房優惠,高溢價成交的地塊周邊新樓盤甚至開始捂盤。在售房源不斷減少、價格一路跳漲,引發了市場恐慌情緒。
“現在看房的人是以前的一到兩倍,新房很熱很火,好一點的項目開盤就被搶購,之前一些滯銷的樓盤現在也火了。” 已連續看了4、5天項目的購房者張燕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看房的情況比她想像中的更火熱,就算是在不太熱門區域的一個小項目,現場也有十組以上客戶看房。
張燕原本在浙江工作,重慶首場集中拍地結束后,張燕連夜和家人下定決心回重慶買房。整個“五一”假期,張燕和家人“不是在看房,就是在看房的路上。”
“一手房相當火爆,每個售樓部都排隊,基本沒什么服務可言,人太多了,顧不上。買房意向不是很明確的客戶,銷售也不會太多地游說和挽留,因為要買的人多的是。” 張燕說。
事實上,這不是張燕一家首次看房。“從去年12月就開始糾結要不要買,也不時在網上看了很多項目,還咨詢了不少二手房情況。”但與之前相比,張燕這次明顯更慌了,“就怕土拍以后還要再漲,稍微漲一點兒,一年又白干了。現在買房都沒有折扣,全部按備案價賣,一套房起碼漲了10萬元左右。之前送物業費、電器等優惠也全部取消了”。
張燕的擔心不無道理。此前,重慶各大樓盤幾乎都有優惠活動,購房者也習慣了先問折扣,但現在“沒有優惠,按照備案價銷售”已成了每個置業顧問的固定回答,甚至部分項目還出現了捂盤現象。
重慶南岸區市一購房者黃月明(化名)就表示,在土拍前她就一直在關注的一個現房出售項目,在“4·28”土拍前項目就開始捂盤。“當時置業顧問就表示,新一批次房源價格要等周邊地塊土拍價格出來后再定出售價,而此前該項目的售價就已達每平米2萬元以上了。”
作為重慶置業的熱門區域,中央公園板塊2020年成交均價已達16198元/平方米;此次土拍中該板塊樓面價一再被刷新:4月29日上午第一場,融創以14470元/平方米創新高的樓面價拿下中央公園板塊82.24畝地,不到20分鐘,海成便以6.2億元拿下中央公園板塊42.51畝地,最高樓面價再次刷新至14583元/平方米;此后該樓面價一再被刷新,直至當天第二場,保利以25億元拿下中央公園168畝地,樓面價再次被刷新至15711元/平方米……受此利好,板塊內新房價格也在近期一再上漲,個別樓盤成交單價已升至30000元/平方米。
一不愿具名的重慶品牌房企相關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重慶各個樓盤全面取消優惠政策,而由于市場的火熱,大部分項目特別是熱門區域的項目還取消了分銷,購房者大量到訪置業,帶動成交量上漲。
盡管房價不斷上漲,但依然未能阻擋購房者。克爾瑞重慶監測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后,包括華僑城、御湖壹號等重慶多個新項目出現了“開盤即售罄”現象,建面均價連續兩周上漲,庫存量持續下降。截至目前,重慶商品房庫存量592萬平方米,去化周期僅為3個月。
“土拍所點燃的二級市場熱度依然延續,客戶購買欲望較強,市場依然保持高熱度。”克爾瑞重慶分析指出,市場的火爆也將讓各項目營銷投入大幅減少,目前陸續有項目開始暫停分銷渠道,開始采取全民經濟人模式促進銷售,“若后期市場熱度能持續保持或二批次集中土拍依然火爆,渠道和分銷的使用率將進一步降低。”
此次集中土拍不僅帶火了重慶新房市場,也輻射到了二手房市場。
“‘4·28’土拍后,看二手房的人明顯增多了,以前每天能接到3、4組客戶咨詢就不錯了,現在每天咨詢量呈翻倍增長。”重慶沙坪壩區一房產中介唐璇(化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些之前看了很久房子、反復猶豫的客戶在土拍后也是迅速就下手了。“特別是剛土拍結束的一周時間里,每天加班至晚上11、12點是常有的事兒。”
記者注意到,在唐璇所發的朋友圈里,“五一”期間僅她一個人的二手房成交量就有3套。“大多都是因為之前土拍溢價率太高了,購房者也怕房價上漲太快,都是趁著還沒上漲前趕緊定下來。”
不過,唐璇也告訴記者,新房市場有開發商捂盤,二手房市場也有業主坐地起價,加入漲價行列。“我們門店近期就因為業主臨時漲價談崩了三四個單子。”
近一年重慶二手房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安居客
“我手上就有一個購房者之前已經帶看了好幾套房源,本來已經想好了,準備跟業主交定金簽合同了,但土拍后業主要求再漲價6萬,最終兩人沒談攏,這筆單子也就崩了。”唐璇說,這個漲價還不算多,基本漲價幅度在10萬-20萬元,有的業主甚至直接撤下房源、待價而沽。
事實上,這在重慶并不常見。由于新房供應量充足,重慶人也更愿意購買新房,重慶二手房庫存量一度高企,掛牌量曾連續多月穩居全國第一。據央視財經報道,今年3月,重慶二手房存量超20萬套進入買方市場。
但近期,重慶二手房迎來春天。據重慶當地媒體統計,從今年4月30日開始,重慶二手房一改2018年下半年以來的頹勢,漲價房源占比開始多于降價房源,且在不到半個月時間內就占到六成以上。貝殼找房平臺顯示,截至5月20日,重慶二手房掛牌量為142230套,較一個月前少了整整1.3萬套。
此外,國家統計局5月17日公布的70城房價數據顯示,4月份重慶二手房價格環比上漲1.3%,在70城中排名第二。
多位重慶業內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土地過熱會帶來房價上漲的可能,但越來越收緊加碼的調控政策有望平穩市場。特別是各個城市在第一輪土地集中出讓后,會結合第一輪土地集中出讓經驗和城市房地產調控思路,對第二輪土地集中出讓的供地結構、土拍規則等進行調整,確保地價、房價和預期的穩定,“重慶也可能會對第二輪土地集中出讓進行調整”。
(鎂刻地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