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7-25 15:31:15
2016年上半年,保險業的奇跡依舊在延續著。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1.9萬億元,同比增長37.29%;總資產14.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5.42%。從細分行業來看,產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增速現冰火兩重天,壽險公司高歌猛進,50%的增速遠遠跑贏產險8%的平均增速。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記者 袁園
2016年上半年,保險業的奇跡依舊在延續著。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1.9萬億元,同比增長37.29%;總資產14.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5.42%。從細分行業來看,產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增速現冰火兩重天,壽險公司高歌猛進,50%的增速遠遠跑贏產險8%的平均增速。
梳理76家壽險公司2016年上半年的保費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相較于2015年的彎道超車、高速發展,2016年上半年的壽險市場迎來了重量級的保險大咖——安邦系,上半年安邦系大放異彩,成為壽險領域的大贏家。
安邦人壽規模保費同比增433.42%
盡管經濟已經進入減速換擋的新常態,但人身保險業依然延續了快速發展的勢頭。保監會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人身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14180.74億元,同比增長50.32%;規模保費22829.20億元,同比增長75.74%。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行業高速發展的當下,各壽險企業的保費收入卻出現了分化,有的高歌猛進,有的卻進入負增長狀態。除中國人壽老大位置不變外,2016年上半年壽險前十排名較2015年上半年發生了較大變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上半年規模保費位列前十的壽險企業分別是:中國人壽、安邦人壽、平安人壽、華夏人壽、生命人壽、和諧健康、太保人壽、人保壽險、泰康人壽、新華保險。
這之中最亮眼的要屬安邦人壽和和諧健康了。進入2016年,安邦人壽保費規模就開啟了高增長模式,在前10的寶座上更進一步,與平安人壽爭奪“亞軍”位置,在上半年這一關鍵點,安邦以總保費2283.80億元成功擠掉平安人壽,坐穩榜眼位置,而在去年同期,安邦人壽的規模保費僅為428.14億元,在短短的一年間,安邦人壽的保費同比增長433.42%。
而作為以健康險為主經營業務范圍的和諧健康,其保費增速更是令人意外。數據顯示,上半年和諧健康規模保費達1065.65億元,一舉打入前十位置,而2015年同期其保費僅為158.84億元,同比增長570.90%。
值得一提的是,和諧健康和安邦人壽均屬安邦保險集團,在壽險市場亂戰的當下,安邦系可謂是一枝獨秀。如果加上安邦養老的保費收入,整個安邦系的壽險保費已達3449.73億元,不但遠超平安,與中國人壽的距離也只有不足400億元。
在安邦系一路高歌猛進的同時,“老七家”的規模保費卻并不盡如人意。除卻中國人壽同以增速56.42%跑贏壽險行業增提增速外,其余幾家增速均低于行業,新華保險保費收入更是出現下滑,成為壽險前十名中唯一同比負增長的險企。
財險:人保財險一枝獨秀
與人身險公司的大幅增長相比,財產險公司顯得要平靜得多。今年上半年,在宏觀經濟不景氣、新車銷量下滑以及商車費改等因素的影響之下,財產險公司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632億元,同比增長僅8.51%。其中,中資險企實現保費收入4538.48億元,同比增速8.48%;外資險企實現保費收入93.54億元,同比增速略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為9.75%。
相比于壽險的“殘忍廝殺”,財險領域的市場份額較為平穩,排名前十的險企位置變化不大。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上半年規模保費位列前十的財險企業分別是: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保財險、中華聯合、大地財險、陽光財險、太平財險、天安財險、出口信用、永安財險。
需要注意的是,占據中國財險市場份額超過六成以上的老三家:人保財險、平安產險以及太保產險,整體市場份額在今年上半年有所下降,約為63.58%,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將近1個百分點,這也就意味著市場的集中度有所下降。
不過具體到企業自身,“老三家”各自的表現還是不太一樣的。作為財險市場的老大,人保財險的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速跑贏了整個產險行業,同比增速為10.72%,市場份額不降反升,達到了34.88%。在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在全國鋪開的當下,人保財險的保費收入仍能保持高增長,可見其對車險改革準備充分。
反觀平安財險和太保財險,在上半年的保費收入卻并不顯眼,雖然保費收入也實現了增長,同比增長分別是2.88%和1.89%,但卻遠低于行業。
除了老三家,前10中其他幾家財險公司的市場份額差距并不大,競爭較為激烈。尤其是在車險費率改革逐步深入,車險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當下,一點點的改變都會使險企的保費拉開距離。具體而言,國壽財險的市場份額增長最快,提升了將近0.8個百分點,與緊隨其后的中華聯合之間的差距進一步加大。
此外,大地保險、太平保險、永安保險、華安保險的保費增速也均高于行業平均增速,英大財險保費增速與行業平均增速基本持平。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車險費改推至全國,市場化競爭愈發激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