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5-06 01:23:58
為解決“快遞最后100米”而誕生的“速遞易”,是三泰控股“二次創業”、轉型互聯網企業的重點項目,如今,在完成了三年的投入之后,這個提供金融設備和服務的公司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轉型也有了質的突破。
近日,三泰控股發布了2015年年報,公司去年全年實現營收14.26億元,其中速遞易營收3.09億元,占公司全年比重21.66%,較2014年全年增長859%。
速遞易的快速增長,得益于三泰控股持續不斷的投入和堅持,公司曾兩次融資共36.5億,才使得速遞易能逐漸成為“快遞最后100米”行業龍頭,并站穩腳跟。三泰控股還在年報中透露,2016年,速遞易營業收入將達8.8億,公司整體實現營業收入17.8億,凈利潤2億元。
如今,停牌近四個月后,三泰控股終止了收購三河市億豐偉業紙業有限公司100%股權,三泰控股方面認為,這并未對公司發展戰略、經營規劃及生產經營等方面造成不利影響,反而將使公司戰略更加聚焦。
速遞易營收同比增長859%
因“速遞易”而備受矚目的三泰控股,日前公布了其2015年年報。年報顯示,公司2015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4.26億元,同比增長13.5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92.79萬元,同比下降140.33%。
值得注意的是,營業收入的增長,與三泰控股速遞易項目業績有較大幅度增長有直接關系。年報顯示,速遞易項目2015年實現營收3.09億元,占公司總營收的21.66%,同時毛利潤高達65.97%,即2.04億元,而2014年三泰控股97.08%的營收都來自其傳統的金融電子及服務行業,速遞易業務過去一年增幅明顯。
公司整體凈利潤的下滑,主要還在于速遞易市場拓展及研發投資較大。據三泰控股年報顯示,公司2015年總共開發了27個研發項目,研發費用較上年增長206.27%,主要加大對速遞易平臺建設的開發投入。
不難看出,速遞易通過解決快遞最后100米交付痛點切入社區,獲得龐大的高粘性用戶群,并始終保持行業領先優勢。截至2015年末,速遞易已經進入全國79個城市48000余個小區,覆蓋近5000萬戶家庭,積累近4000萬用戶,日周轉包裹超過100萬件,速遞易作為社區服務入口之一,基本形成社區卡位優勢。
在同天發布的2016年一季報數據中顯示,速遞易前三月已經實現了營收1.52億元。三泰控股還表示,公司2016年全年計劃營業收入17.8億元,凈利潤2億元,營業收入包括:速遞易業務收入8.8億元,同比增長184.78%,傳統業務收入9億元,同比下降19.35%。
報告期末,三泰控股總資產68.75億元,同比增長140.84%,凈資產44.36億元,同比增長173.22%。同時,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金紅利0.5元(含稅)并轉增5股。
全面布局社區金融
“速遞易業務已經進入從‘跑馬圈地’到提升盈利能力的拐點。”安信證券研報日前發布的一份研報分析稱。
事實上,2015年是三泰控股向互聯網轉型的關鍵一年,為了加速速遞易業務規模持續增長以及盡快實現流量變現,在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的情況下,三泰控股通過配股自籌資金加大投入,提前超額完成速遞易二期項目建設計劃,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較上年有所增長。
回顧2015年,三泰公司還完成了互聯網保險推廣平臺——山東煙臺偉岸公司的收購,這為三泰控股創造了良好的營收和利潤貢獻,也為三泰控股向互聯網轉型注入了互聯網基因和團隊。
與此同時,公司參股子公司四川金投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金惠家”公司相繼獲得全國保險代理、互聯網保險代理和基金銷售代理業務資質,未來“金惠家”將與“金保盟”攜手,打通線上線下,共同豐富社區金融服務業態。
三泰還引入互聯網醫藥O2O平臺——“微問診”,以及生鮮、洗衣及眾多的社區生活服務類項目,讓速遞易逐漸成為更完美的交互平臺,并推動公司向社區綜合服務平臺轉型。
三泰控股規劃,圍繞“速遞易”搭建的社區服務平臺,未來將從以下幾個方向進行變現:一是流量變現平臺,主要包括新媒體廣告、精準營銷體系,app個性化推薦體系,娛樂休閑體系,商品及服務導購體系等;二是商品銷售平臺,快消品直銷體系,生鮮水果原產地供應鏈體系,3C以舊換新快銷體系等;三是家庭資產服務體系,包括家庭各種保險,理財服務,家庭資產配置項目等;四是數據共享及交換平臺;五是社區社交服務平臺,公益項目、親子項目、友鄰社區等。
三泰控股方面表示,公司今年將通過開放速遞易共享平臺,引入各類金融與社區生活服務,與國內領先的大數據公司合資合作,建立“大數據金融中心”,內部打通速遞易、金保盟,金惠家等數據源,外與微問診等合作伙伴共享數據,獲取包括消費數據、金融服務需求數據、健康數據等各類數據源,同時借助“人臉識別”、“行為特征分析”等一系列前沿技術,進一步豐富數據維度,通過多維度地交叉驗證,建立基于個人、企業行為的全息式、模塊化、可擴展的大數據平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