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7-15 21:55:00
國家工商總局今日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685.1萬戶,比上年同期增長15.4%;注冊資本(金)12.9萬億元,同比增長38.4%。
隨著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市場活力持續激發。
今日(7月15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新登記注冊市場主體685.1萬戶,比上年同期增長15.4%;注冊資本(金)12.9萬億元,同比增長38.4%。
其中,新登記企業連續三個月保持高位。上半年,全國新登記企業200.1萬戶,增長19.4%,注冊資本(金)12萬億元,增長43.0%。上半年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11萬戶,注冊資本(金)665.5億元。
國家工商總局新聞發言人于法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下半年,國家工商總局在放寬市場準入的同時,將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為企業經營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并且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公示,建立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監管制度。
每天新增企業超過1萬戶
市場主體的活力呈現“噴涌”之勢。
根據工商總局最新的數據統計,上半年,全國新登記企業200.1萬戶,增長19.4%。上半年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11萬戶,注冊資本(金)665.5億元。
這得益于商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尤其是)克強總理視察工商總局后,各地更加重視、支持商事制度改革,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改革紅利持續釋放,社會投資熱情不斷高漲。”于法昌說。
從區域來看,西部地區新增企業增長最快。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新登記注冊企業在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同比增速分別為20.7%、13.1%、33.1%、20.7%。
從企業數量同比增速看,全國有13個地區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排名前五位的是云南、西藏、黑龍江、青海、廣西,分別為131.6%、91.0%、53.7%、45.1%、35.0%。
企業登記數量的增加,相應而來的也是就業數量的改善。數據顯示,從業人員穩步增長。截至6月底,全國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實有2.64億人,比2014年底增加1454.7萬人,增加數量較上年同期增長11.6%。
其中,第三產業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增加最多,實有1.9億人,比2014年底增加1143.5萬人,占增加總量的78.6%。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曾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小微企業具有數量多、成長快的特點,每一個小微企業解決的就業人數雖然不多,但就像螞蟻搬家一樣,形成的的合力能提供數量巨大的就業崗位。”
事中事后監管力度有望加強
開門“放水”之后,也需要進一步“筑壩”。
國家工商總局相關負責人坦言,商事制度改革雖已取得明顯成效,但也存在登記注冊制度便利化有待進一步推進,企業退出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相關具體改革措施亟待落地和深化。“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各地進度不一、編碼規則不盡一致等問題。
另外,企業信用制度建設缺乏全國統一的公示平臺,事中事后監管仍存有空白和盲區,需要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落實責任。
有鑒于此,國家工商總局強調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為企業經營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針對社會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加大執法辦案工作力度,嚴厲打擊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行為。
同時總局表示,要積極推進企業信息公示,完善信息抽查工作,完善經營異常名錄、黑名單等信用監管制度,分析挖掘企業年報信息數據資源,充分利用大數據,推進信息共享與聯合懲戒,建立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監管制度。另外加快企業信用信息“全國一張網”建設。
此外,對于小微企業發展上,于法昌表示,下半年將積極支持小微企業發展,鼓勵企業增加就業崗位。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落實國務院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開展跟蹤分析,加快小微企業名錄建設,及時反映企業訴求,減少企業發展中的經營風險。
同時,針對目前企業融資成本、稅務成本、工資成本壓力比較大的問題,建議進一步完善鼓勵創業就業的政策措施,減輕企業經營負擔,為企業擴大就業創造條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