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6-19 19:08:22
策略一:調倉換股,迎合板塊輪動,策略二:控倉位、降杠桿。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智
每經記者 李智
滬指本周暴跌13.32%,這一周跌幅為7年來最大。大數據顯示,滬指歷史上周跌幅超過10%的共21次(不包括本周),其后一周出現上漲的僅9次,概率不到50%。
數據揭秘:
東方財富網統計Choice數據顯示,本周13.32%的跌幅排名在滬指24年1240周中排名第8位。滬指歷史上跌幅最大的一周出現在1996年12月16~20日當周,周跌幅20.25%。當時暴跌的主要原因是12月16日起開始實施漲跌停板制度。
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6月9~13日當周的跌幅超過本周的跌幅,當時A股處于6124點后大幅下跌的半山腰。此外,歷史上其他幾次跌幅超過本周的均出現在股市早期,距今均超過20年。
統計發現,歷史上滬指周跌幅超過10%的共21次(不包括本周),其后一周滬指出現上漲的有9次,不到一半;其后兩周出現上漲的11次,略超一半;但其后四周出現上漲的只有9次。
資金動向:滬股通逆市掃貨
就在A股暴跌,引發投資者對于牛市前景擔憂時,一個現象卻引起了各方的廣泛關注,那就是滬股通的逆市掃貨。
在今天滬指暴跌逾300點的背景下,大批海外資金正通過滬股通悄悄抄底。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收盤,滬股通日額度用去78億元,這也是滬港通開通以來的次高值,僅次于去年11月17日開通當天的130億元。
滬股通的逆市掃貨,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一位資深市場人士就表示,很多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無疑是暴跌之后行情的走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牛市的基礎仍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持續大半年的“撿錢”行情已經成為過去,未來行情必然會出現分化,對于公司質地好,具有估值優勢的個股來說,并不需要太過于擔憂,盲目殺跌并不可取。而對于依靠題材被炒高的題材股,這需要謹慎對待。
星石投資楊玲對記者表示,5月28日暴跌后,A股再度開啟震蕩調整模式,這兩天的連續暴跌就是這種模式的一個具體體現,近期A股放量暴跌,是由資金面的短期變化和市場情緒波動共同促成的。
楊玲進一步對記者表示,如果繼續探究近期A股開啟震蕩模式的原因,星石認為主要是市場投資者情緒的波動--前期牛市發展節奏過猛,A股在短時間累計了巨大漲幅,投資者享受財富快速增值的同時,對可能的調整的恐慌情緒也在不斷增強,這種情緒的釋放是近期A股震蕩的根本原因。
對于后市,星石認為A股向上的大方向沒有變,但市場風格可能會發生顯著變化。貨幣政策偏向寬松的方向沒有改變,大類資產配置轉移的資金仍然在快速涌向股市,這是現階段牛市的基礎,只要它們沒有變化,A股向上的大方向就不會改變。不過牛市雖然仍將繼續,但市場風格可能會有所變化,市場熱點可能轉向此前漲幅較小,估值合理的消費股。
后市操作:兩策略保牛市成果
按照以往的經驗,過度瘋狂的背后,醞釀的風險越來越大。如何在未來既做到不錯過行情,又盡可能規避風險,保住本輪牛市的投資成果?
策略一:調倉換股,迎合板塊輪動
西部證券認為牛市思維下估值溢價得到市場的認可,即使期間出現過技術性調整需求,但在資金強烈的做多情緒推升下,反而更容易引發資金尤其是杠桿資金的追捧。預計后市大盤上結構性分化特征也會凸現出來,其中,創業板短線面臨壓力。銀行、券商這兩大板塊估值安全邊際高,二三線藍籌股中存在很多估值并不太高的股票也很值得挖掘。
就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在4000點保衛戰中,板塊輪動、熱點切換更是眼花繚亂。迎合板塊輪動的同時使得一些低估值、低價股及政策利好板塊成為資金調倉的首選。調倉的主要思路便是減持前期漲幅過大的股票,騰出資金向國家支持行業、新興行業、醫藥醫療、一帶一路、國企改革等概念轉移。
策略二:控倉位、降杠桿
業內人士指出,中證500股指期貨的推出,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市值個股或會出現較大幅度的震蕩,同時市場出現分化。對于前期漲幅過大的個股而言,可以適當的降低倉位,特別運用杠桿的資金,可以考慮降低資金杠桿。
在行情大幅震蕩之中,可以逢高減持部分籌碼,降低倉位,同時也降低資金的桿桿,而當市場出現大幅度調整之后再考慮加倉優質股票,這樣可以既規避了調整的風險也可以降低持倉成本。
部分數據綜合自東方財富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