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4-11-05 11:04:21
管理期貨私募(CTA)產品爆發式增長成為對沖基金市場發展一大亮色,但隨之而來的風控問題也逐漸暴露于鎂光燈下。
極端操盤拷問風控
對于這只專戶產品的清盤,長安基金相關人士表示,對于這只產品,公司是嚴格按照資管合同約定執行的,包括風控措施和持有人銷售適用性要求等。
但產品操作過程中重注押寶單一期貨品種的手法,還是引發了業內諸多人士的質疑。“期貨市場成熟度遠低于證券市場,劉增鋮事件反映出投資人和專戶產品管理人即基金公司對短期成功的個人賦予太大的權利,沒有完善的監督及風控體系,在單一品種單一合約重倉操作本身已經違背了期貨基金產品的投資前提。”杭州一家期貨私募機構負責人說。
對此,長安基金人士表示,這是一只管理型產品,沒有優先端配資,并且定位就是高風險高收益型產品,因此在事前風控方面對于合作私募的投資靈活度給予了較大的空間。
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歆表示,由于管理期貨產品策略多樣,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和對投資靈活度的要求,對于不同的產品的風控條款往往不盡相同,但原則上都要對投資策略、投資范圍、杠桿運用限制、警戒線、清盤線附近投資限制等,根據投資人、基金專戶名義管理人、投資顧問各方訴求,進行細化約定,并且在事前、事中、事后都進行風控。
在實際操作中,一些風控意識較強的私募會結合自身策略的風險程度,進行自我約束,比如對單一投資品種設置投資上限,對隔夜和盤中的持倉保證金占比分別設置上限,并通過基金專戶實現這些風控目標。
“針對不同策略不同風格的產品擬訂合適的風控條款,既能給予基金經理贏利空間,又能有效降低風險,實則是個系統工程,但在現實中,部分產品的風控其實是相對簡單粗暴的。”一位財富管理第三方人士分析表示,一些風控意識相對淡漠,或者偏好高風險高收益投資的私募,其風控訴求并不強烈。這類私募可能只提出相對簡單的風控要求,這樣操作上可以更為靈活大膽,并且付給基金公司的通道費也更為便宜。如果這類產品沒有優先端配資,其背后的客戶又沒有提出明確要求,那么其最終的風控條款很可能是較為簡單的,而基金公司作為通道方也因為客戶均來自投顧,并且存在爭取通道業務的壓力,也不會提出太多的要求。
同時,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專戶產品負責人則表示,相對于事前風控與事后風控,動態跟蹤產品的事中風控更為重要。在這起事件中,“事中風控”的缺位或者反應滯后,更應引起注意。銀閏鋮功5號的單位凈值于10月23日接連跌破預警線0.75元及止損線0.70元,最終收于0.647元,但這期間長安基金并沒有在盤中進行及時的平倉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高風險高收益型CTA在基金公司專戶中仍然占據了一定比重。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自今年2月份以來,銀閏投資推出了鋮功系列專戶產品。除長安基金外,銀閏還和其他基金公司合作發行了五只產品。其中,銀閏和天弘基金合作發行了天弘銀河鋮功3號分級產品,和財通基金先后合作發行了鋮功1號、永安鋮功2號、嘉利穩盈鋮功6號、嘉利穩盈鋮功7號等四只專戶產品。
據熟悉CTA產品的一位市場人士透露,此前期貨基金專戶因觸及止損線而導致清盤的個案也偶有發生,只是沒有經媒體廣泛報道,因而沒有引發這么大的關注。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