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9 22:56:5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春寒料峭,風雨凄凄。
從市場預期來看,2014年的宏觀環境依舊難以樂觀、資金面或許再度緊縮,唯一能憧憬的只有改革紅利。困難之下,預示著接下來的一年里,A股將迎來春寒料峭時期,寒風刺骨。
改革篇:國企改革重塑“藍籌”
近幾年,困擾主板市場的主要因素就是藍籌股的低迷,一方面源于所處行業景氣度下降,一方面則來源于資本市場資金面狀況不佳,加之鮮有政策扶持,導致其成為資金的棄兒。不過放眼2014年,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一系列改革方針,讓藍籌股看到了春天,改革可能改變藍籌股萎靡的現狀。
談及 “改革”,2013年提出的國企改革必將成為2014年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回顧上世紀90年代,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當時的國有企業改革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如今,第二波國企改革勢在必行,而本輪改革的重點是國有資本的體制和機制改革。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指出,國企改革有五大問題得到歷史性突破。其中對于國企改革的道路問題,他認為“混合所有制”是基本經濟制度在形式上的重大突破,將在今后幾年內成為改革的重要標志,此舉將國有和民營資本融合在一起,將民營資本的存量調動起來,和國有資本形成“國民共進”、“國民共贏”的局面。
資本市場在2014年將為這場改革提供重要支撐,首先,推進國有企業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注重通過資本市場和重點項目實施,吸引和帶動其他所有制資本參與;其次,推動企業間和企業內部業務板塊的重組;最后,通過國有產權的有效流轉,加快國有經濟結構調整。
齊魯證券分析指出,國有企業改革正在進入一個以資產證券化為核心的綜合改革階段,各地方政府在“十二五”規劃中均提出加快國資證券化的目標。那么,2014年國資控股殼資源、實行管理層激勵和盈利有望繼續改善的公司等均存在市場投資機會。
值得關注的是,國企改革的先行地必是上海,上海本地股中不乏權重指標股,一旦走強,主板極有可能一改以往的頹勢。
紅利篇:優先股存“意外驚喜”
如果說國企改革可能是2014年藍籌股的強心劑,那么優先股的推出,則有錦上添花的妙效,雙重效應或促使藍籌股“王者歸來”。不過相比國企改革,優先股最先或只對金融類銀行股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始于2012年末至2013年1月初的主板大反彈,正是銀行板塊飆升為主導,銀行股成為當時資金的主攻對象,一來是經歷大跌后,銀行股整體估值偏低,二來是年初流動性釋放,新增信貸資金井噴。可以預見的是,2014年初,流動性相對寬松是
必然的,那么,優先股的推出
產生政策紅利則可能使
銀行股再度成為主板反
彈的“發動機”。
招商證券首席
分析師羅毅表示,銀
行發行優先股補充
資本將增強銀行的
抗風險能力。截至
2013年6月末,上市
銀行整體的撥備覆蓋率為286%,撥貸比大于2.68%,相對于0.94%的不良貸款率,銀行有充足的風險準備應對可預期損失,安全邊際較高。而銀行資本作為吸收非預期損失的保障,通過發行優先股提升銀行的資本水平,不僅可以增強銀行抵御各種未預期風險沖擊的能力,同時相較于債券融資,優先股融資僅需按時支付股息,銀行并沒有還本的壓力,因此降低了銀行的流動性風險。
申萬曾發布研報表示,從完善制度和減緩二級市場再融資壓力看,優先股制度推出或可提升銀行股估值10%~15%。
資金篇:流動性偏緊形成壓制
2014年,主板市場雖有政策的刺激,但也不得不面臨一大問題,就是流動性。
2013年6月份,美聯儲“退出”QE的暗示攪動了全球貨幣市場,在此背景下,中國銀行間市場資金價格異常緊張,6月20日,上海銀行間市場上,各期限品種的同業拆借利率(Shibor)再度出現大幅飆漲,隔夜拆借利率大漲578.4個基點,達到13.4440%的高點。對于流動性的擔憂,最終也導致當月A股股指暴跌。
整體回顧2013年,A股市場的流動性一直處于相對緊張的局面。而展望2014年,流動性偏緊的格局似乎依舊難以打破。
貨幣供給在2014年還會因CPI升高、QE退出而具有周期性收縮的可能。2013年9、10月份CPI已回升至3%以上,受2013年貨幣供給增速提升和三季度后經濟回暖的滯后影響,2014年上半年CPI有可能攀升至4%左右,這使得2014年貨幣政策放松的可能性降低,也使得2014年的貨幣環境不會好于2013年。
招商證券指出,銀行業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等非傳統信貸業務已成為貨幣創造的重要渠道之一。2013年通過同業渠道創造的M2還一度高于外匯占款和證券投資,僅低于人民幣貸款。由于央行表示要繼續強化宏觀審慎管理,可考慮把更多信用創造活動納入宏觀審慎政策框架,會對同業融資業務提出資本占用和撥備的計提要求,將影響整個信用創造活動,造成資金供給的緊張。
而中信證券則預計,2014年流動性可能與2013年下半年有三點類似,即熱錢流出、利率市場化以及“去杠桿”的大背景。熱錢流出的因素在QE退出預期下可能持續2~3個月,另外兩個因素不會改變反而可能加劇。不同點在于通脹上行壓力加大,貨幣政策收緊將使得宏觀流動性維持偏緊格局。由于宏觀流動性偏緊格局,以及利率市場化推進因素,2014年名義利率將繼續維持高位。實際利率將止跌,或出現小幅攀升。從股市與實際利率的歷史走勢看,2014年利率高企不支持股市上行。
趨勢篇:改革紅利左右股指運行
基于對2014年宏觀面和資金面的剖析,2014年A股主板市場仍難有太大機會,由于每年開春流動性相對寬松,A股可能在進入2014年時有一波反彈行情,但反彈的高度將受制于IPO重啟。而到了二、三季度,市場走勢可能不會樂觀,到了2014年年底,一旦經濟復蘇超預期,改革紅利衍生藍籌股行情,可能會令A股度過料峭時期,步入小陽春。
不過,在股指的運行中,市場可能會遭到來自改革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比如可能催生藍籌股行情的優先股試點。按照目前的進展,優先股將于2014年正式啟動,從三個方面來看,50指數成分股多為金融股,這就不難想象銀行發行優先股以補充資本的可能,所以對指數來說構成利好;其次就是能夠“收購或吸收合并其他上市公司”的上市公司;第三個條件是回購,如近年內已經實施或有實施回購計劃的上市公司,完全可以通過優先股的發行再把回購所需資金補充回來。
不過,雖然優先股推出可以刺激藍籌股的走強,帶動股指擺脫困境,但是其3年后可以轉換成普通股,這對A股未來運行并不太好,形成了新的“大小非”,這或許將在2014年成為左右股指走勢的一個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國企改革的推出可能令市場再度關注低估值藍籌股。首先,國有資本退出部分競爭性領域,引入戰略投資者,或者增加管理層股權激勵,都能激發相關的企業活力;其次,國有資本將充實部分領域,比如軍工、環保,這些行業可能會出現密集的資產注入、兼并重組,也有利于主板市場恢復活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