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3-01-20 18:00:00
全國多地遭遇十面“霾”伏,PM2.5爆表,環保概念股被熱炒。隨著環境的惡化,環保概念也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環保投入不足
聯邦制藥自2003年開始將生產基地往中國內地轉移,事實上,環保問題從聯邦制藥轉移產區開始就不斷出現。據公眾信息研究中心2012年6月公布的資料顯示,2004年至2012年間,聯邦制藥在巴彥淖爾和成都的生產廠共有8次環境違規記錄。
就在2012年6月份,有媒體曾報道聯邦制藥和德源肥業水污染、空氣污染問題,以及巴彥淖爾市污水處理廠超標排放的問題。彼時巴彥淖爾市以及聯邦制藥均發布公告否認聯邦制藥與報道所污染情況有關。
2012年6月8日,巴彥淖爾政府給聯邦制藥發布了一項證明,稱“聯邦制藥內蒙古公司近年來污水一直穩定、達標排放,歷經環保部華北督查中心、自治區環保廳等部門監督、監測、檢查,始終達到排放要求,從無偷排、漏排。”
然而就在聯邦制藥否認后不久后的七八月,被華北督查中心查處其內蒙古生產基地在多個環節的污染處理上均存在問題。
無獨有偶,2005~2007年,聯邦制藥位于四川彭州的生產基地就因為臭氣、污水排放等環保問題被四川省環保局會同彭州市縣環保局進行過多達數十次的執法,并先后7次正式發文指出其問題并提出整改要求,最后公司不得不增加數千萬元環保投資。
而華北督查中心在此次檢查后,也給內蒙古環保廳建議對聯邦制藥“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并于2012年12月15日前將處理情況函告華北督查中心,華北督查中心將適時進行督察”。
對于“聯邦制藥違反環評法,新建沼氣燃燒項目未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某環保政策專家表示,按照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項目未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應該停止建設,補辦環評,等環評批復后再生產。
此外,聯邦制藥內蒙古四期項目明顯超環評批復規模進行生產。該專家認為其行為違反條例第12條的有關規定,有關部門應責令其停止建設,同時可并處罰款。
而針對聯邦制藥違法處置危險廢物的問題,按照固廢法相關規定,應該責令聯邦制藥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改正,并罰款。“聯邦制藥屢改屢犯,應該依法停產進行治理。”該專家說。
廉升光向記者透露,內蒙古環保廳近期將對聯邦制藥做出包括罰款10萬元在內的多項處罰,并已經匯報至環保部華北督查中心,但廉升光沒有透露更多處罰的細節。
有業內人士為聯邦制藥算了一筆賬,按聯邦制藥目前內蒙古基地8000噸6-APA的產能算,一次性環保投入就要2億~2.5億元,每年的維護成本也要6000萬元左右,而公司又在巴彥淖爾新上馬了12000噸6-APA的產能,保守估計一次性環保投入要4億元左右,每年維護成本近1億元。
聯邦制藥在2012年6月8日對外表示,內蒙古公司已投入4.3億元用于環保,“如果這4.3億元只是8000噸產能的,還算合理,但要是算上12000噸產能,這點錢還遠遠不夠。”前述業內人士稱。
而聯邦制藥董事局主席蔡金樂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環保占公司總投入的20%甚至更高,聯邦制藥把工廠三分之一的地皮用于建設污水處理。”
“如果按照蔡金樂的比例算,聯邦制藥內蒙古分公司四期五期總投資48億元,環保投入至少要近9億元,聯邦制藥看來還要補很多的環保債。”前述業內人士表示。
記者曾試圖聯系聯邦制藥詢問詳細事項,但截至發稿時,未獲得回應。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聯邦制藥曾于2012年11月中表示公司12000噸6-APA四期工程,2012年年底可以投產,投產后,聯邦制藥6-APA產能將達到24000噸/年,占世界需求的60%。而時至今日,仍未見公司發布四期項目正式投產的信息。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