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2-08-08 08:57:34
就在外界以為五糧液等川酒企業將率先發難時,山西汾酒和洛陽杜康站到了反對“國酒茅臺”商標的最前端。
一次精彩的事件營銷
茅臺如此執拗的堅持,在CBCT志起未來營銷咨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看來,有著巨大的利益驅動。
“目前白酒市場最主要的蛋糕,都集中在高端白酒領域,這一市場因為價格高、利潤大、銷量多,近年來成為眾多酒企追逐的對象。一旦茅臺“國酒”商標黃袍加身,就可以通過排他性的注冊,把公眾的認可變成法律上的認定,這對其他想做“國字號”的白酒企業而言,無疑是設置了障礙。”李志起說。
實際上,在追逐“國”字號商標的路上,并不只有貴州茅臺一家。
除了瀘州老窖曾經成功申請注冊到的“國窖”和“國窖1573”商標之外,五糧液也發力“國字號”,在2005年取得“國五液”商標后,于今年6月9日正式推出了其首款“國字號”酒——“國五液”。
水井坊此前也申請“國水井”、“國水坊”商標,不過,由于相關爭議,這兩個商標目前處于無效狀態。瀘州國粹酒業也于1994年申請注冊“國粹”(第33類,即酒類)商標,并拿到了該商標,目前還進行了續展。
與此同時,汾酒集團于2011年申請“國汾”商標,目前正在申請中。
有業內人士指出,長期以來,貴州茅臺以“國酒”進行宣傳,但在近年里,上述這些“國字號”品牌的發展,對茅臺形成了一種挑戰。
但是,即使“國酒茅臺”商標最終沒有獲得通過,在李志起看來,這次事件也是茅臺的一次極為精彩的事件營銷。
“眾多媒體爭相報道,無疑是給茅臺和其‘國酒茅臺’概念作了一次免費宣傳,這也是茅臺堅持不懈申報的原因。長達3個月的公示期,也意味著公眾和媒體的關注還將持續下去。”李志起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