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2-08-08 08:57:34
就在外界以為五糧液等川酒企業將率先發難時,山西汾酒和洛陽杜康站到了反對“國酒茅臺”商標的最前端。
每經記者曹晟源趙陳婷實習記者景洋子發自成都、北京
“國酒茅臺”商標通過初審,猶如在平靜湖面投入一個石塊,泛起的漣漪正一圈一圈擴大。
昨日(8月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國家商標局網站查詢到,早在7月27日,貴州茅臺的申請就已受到異議。幾乎在同一時段,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汾酒)和洛陽杜康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洛陽杜康)以遞交異議申請書的形式,充當了反“國酒茅臺”商標急先鋒。
至此,反“國酒茅臺”商標第一陣營出現,這也給“國酒茅臺”商標能否最終獲得通過蒙上了一層陰影。
反“國酒茅臺”陣營出現
按照程序,“國酒茅臺”商標通過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初審后,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7月20日~10月20日),任何人均可直接向商標局提出異議。
此后,多家酒企以公開指責或暗示等方式,提出了質疑。
就在外界以為五糧液等川酒企業將率先發難時,山西汾酒和洛陽杜康卻以比較強硬的方式,站到了反對“國酒茅臺”商標的最前端。
8月6日,這兩家白酒企業將異議申請書遞到了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山西汾酒在數千字的異議申請書中,圍繞著茅臺是否應該申請“國酒茅臺”商標旁征博引,提出了各種理由。
同一日,洛陽杜康也已委托律師寫了異議申請書,發給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并提出了反對“國酒茅臺”商標的十大理由。在這份異議申請書中,洛陽杜康從歷史文化底蘊、市場占有率、行業發展等多個方面,對茅臺申請“國酒茅臺”商標表達了強烈的反對。
“杜康建議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駁回茅臺申請‘國酒茅臺’商標的請求,希望茅臺回歸理性的市場競爭之中。”洛陽杜康銷售總經理苗國軍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堅決反對任何企業企圖注冊成為‘國酒’商標,從而對整個行業帶來不利影響;呼吁每個白酒企業都恪守國家法律法規,在市場經濟中公平競爭,依靠自身的綜合實力贏得市場的認同,贏得消費者的口碑”。
事實上,在反“國酒茅臺”商標的浪潮中,第一個行動的未必是洛陽汾酒。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家商標局網站查詢到,貴州茅臺在2010年6月9日申請的4個“國酒茅臺”文字和圖案商標,早在今年7月27日就已收到了異議,但該異議是哪家公司提出的,卻無法查明出處。
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在其網站上公布的商標初步審定公告中明確表示,貴州茅臺申請的“國酒茅臺”商標已通過初審后,北京市世紀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部成立了商標研討組,以該律所作為商標異議申請人的身份,于7月30日以郵寄方式,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交異議文件及材料。
現在,這個律師事務所似乎還想做更多。該律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我們正在籌備有關國酒茅臺的研討會,向社會各方搜集意見,匯總整理之后,準備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出補證。”
該人士強調,目前商標異議已經提交,但是應該還沒有進入審查委員會的審查階段,短期內不會出結果。
至此,反“國酒茅臺”商標第一陣營儼然成立。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國酒茅臺”商標三個月復議期的臨近,可能有更多酒企加入到這一陣營中來。
川酒否認開閉門會議
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對茅臺此舉表達不滿的企業中,第一個站出來的為什么偏偏是山西汾酒?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山西汾酒正處于企業轉型的重要時期,企業文化品牌營銷是當下工作的重點。作為白酒企業,山西汾酒雖然歷史悠久,但是在高端市場起步比較晚,這一次茅臺的舉動無疑挑動了山西汾酒那根敏感的神經。
和山西汾酒、洛陽杜康的激烈反彈形成對比的,是目前相對低調的多家川酒公司。
此前有媒體稱,在貴州茅臺集團申請的“國酒茅臺”商標獲得了主管部門初審通過后,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水井坊等多家酒企參加了一次沒有媒體參與的閉門會議,如何對付茅臺搶注“國酒”商標成為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之一。不過,記者從五糧液等公司了解到,上述白酒企業并未針對“國酒茅臺”商標通過初審召開閉門會議,但五糧液相關人士再次表示,“把‘國酒’給予一個企業或者一個產品都是不恰當的”。
為了了解這一事件的最新進展,記者多次致電國家工商總局,但其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一直沒有回應。對于這一次“國酒茅臺”商標事件,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吳法天在其微博上指出,茅臺至少違反了4項法律法規——《廣告法》第七條、《商標法》第十條、《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和《含“中國”及首字為“國”字商標的審查審理標準》。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