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2-07-25 08:49:41
進入本周以來,受美元走強、歐債危機繼續發酵和美國旱情暫時出現緩解等因素的影響,主要農產品期貨價格出現較大幅度調整。
截至北京時間24日18時30分,芝加哥商品交易所12月交割的玉米期貨價格下跌1.56%至每蒲式耳7.73美元,前一交易日該期價收跌1.29%,但盤中一度上漲至8美元的歷史新高;9月交割的小麥期價下跌2.20%至每蒲式耳8.925美元,前一交易日該期價收跌3.23%;11月交割的大豆期價下跌2.17%至每蒲式耳15.87美元,前一交易日則收跌3.8%,盤中一度上漲至16.915美元的歷史新高。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不出現天氣狀況的根本性好轉以及供求狀況的較大變化,主要農產品價格上揚的趨勢難以扭轉。
多因素導致農產品期價調整
業內人士指出,美國農產品期貨價格全面下挫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歐債危機持續發酵削弱了全球經濟前景,進而影響農產品需求預期。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大宗商品銷售部主管麥克爾·匹茲表示:“農產品價格下滑主要受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負面情緒影響,此外,美國天氣預報顯示干旱地區或將在近期迎來降雨也暫時澆滅了農產品價格的火熱態勢。”
23日午間美國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顯示,本周美國中西部部分地區將出現少量降水過程,且在更長期的天氣預報中,出現有利于作物生長的天氣的概率增加。
美元的走強也重壓農產品價格。23日,受歐債危機影響,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導致美元人氣持續走高,美元指數當日收報83.77,盤中一度還升至83.98,為2010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受此打壓,包括美國農產品期價在內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
此外,美國農產品出口數量下降,也是農產品價格下降的重要因素。美國農業部(USDA)最新出口檢驗報告顯示,在截至7月19日的一周內,美國玉米出口1959萬蒲式耳,低于此前一周預計的2173萬蒲式耳,更低于農業部此前預計的每周出口玉米3391萬蒲式耳;小麥出口1164萬蒲式耳,低于此前一周預計的1491萬蒲式耳,更低于美國農業部先前預計的2367萬蒲式耳。
中期或繼續上漲
今年以來,持續干燥炎熱的天氣,使美國遭受了56年來最嚴重的一場旱災,從內華達州到南卡羅來納州等26個州,逾1000個縣成為旱災區,占美國本土48個州近三分之二的面積。受此影響,自6月中旬以來,美玉米期價累計漲幅超過50%;今年以來,大豆期價累計漲幅超過30%;小麥期價自6月份以來已累計上漲超過45%。
世界天氣公司的氣象學家安迪·卡斯特表示,美國中西部地區下周或將出現氣溫小幅回落以及短時降雨,會對農作物主產區旱情有所緩解,但是效果不大。下周美國中西部地區的溫度仍將維持在80至90華氏度(約為29.6至33.3攝氏度)之間。
而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美國農業部將農作物產量和質量的預測做了進一步下調,將本財年玉米產量預測削減至129.7億蒲式耳,低于之前預測的147.9億蒲式耳,甚至低于2009年創造的131億蒲式耳的最低紀錄;將大豆產量削減至30.5億蒲式耳,低于之前預測的32.05億蒲式耳。在截至22日的過去一周里,美國玉米的優良等級比例從此前一周的31%下調到了26%,大豆的優良等級比例維持在34%低位。
荷蘭合作銀行全球策略師大衛·尼爾森認為,市場供給狀況趨緊是難以改變的現實,盡管未來可能出現主要農產品價格的下跌,但極有可能只是臨時的波動,從中期看,農產品價格維持堅挺,甚至出現再度上揚的可能性很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