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1-10 18:02:53
每經記者 陳舒揚 發自北京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在8日在清華大學舉行的“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2012”上表示,中國經濟現在已經進入到一個趨勢性放緩、增長率趨勢性下降的一個階段。
彭文生認為,從中長期來講,經濟的增長率是取決于經濟供給能力,并提出了從供給面來看中國經濟放緩的3個原因。
彭文生認為,加入WTO令中國更多地參與全球市場競爭,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企業效益的提高。隨著出口對經濟增長需求的貢獻下降,經濟活動將更多參與內部市場競爭。
然而由于行政性管理支配了過多的資源,使得國內市場缺少競爭。當經濟活動更多轉向競爭度不夠的內部市場,將會影響到企業的效益。
第二,農村富余勞動力減少會影響供給。彭文生指出,雖然中國城市化未來會繼續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貢獻,中國的城市化會進一步進展,但是城市化的方式可能和過去十年有比較大的變化。
彭文生提到,中國農村現在可轉移的青壯年勞動力大概不超過三千萬。彭此前曾發表觀點認為,未來城鎮化率上升的速度可能比過去10 年有所放緩,對經濟增長的邊際貢獻可能降低。
第三,房地產泡沫化會擠壓實體經濟,彭文生表示,這種擠壓不僅僅體現在高投資對成本的推動,以及制造業空心化的風險,更重要的是影響財富分配。
彭文生表示,房地產泡沫化最大的受害人是年輕一代,因為到他們需要買房子的時候房價已經很高,這種財富分配導致的結果可能就像今天日本的情況,社會的資源過多地集中在老年人手中,十年二十年以后,對經濟的效率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彭文生表示,以上三個因素決定了中國中長期放緩的態勢,但是可以通過結構性的改革防止增長大幅度下降。
彭文生表示2012年中國經濟會觸底,2013年,隨著宏觀政策的調整和政府換屆,政治周期將推動基礎設施投資,經濟會有回升,2012年經濟增速在8%左右,2013年將在9%左右。
不過在場的另一位經濟學者、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常務副秘書長王建持不同預測。他認為,2013年之后中國經濟增速會進一步下滑,或降至7%。由于宏觀分配的不平衡,也不排除今年7%明年5%的可能。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