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5-06 15:59:57
“五一”期間,北京樓市十分熱鬧,多家開發商發布成交海報,銷售額可觀。隨著“好房子”國標實施,購房者對公共空間品質提升更為關注。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指出,“好房子”更深層突破在于公共空間品質。有購房者表示,關注層高和得房率,傾向選擇高得房率項目。龍湖、越秀、招商等開發商通過實景示范區、優質戶型等吸引購房者。
每經記者|陳夢妤 每經編輯|魏文藝
從5月5日晚開始,北京的開發商們陸續發布“五一”樓市成交海報。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招商蛇口北京公司璀璨時代“五一”(5月1日~5月5日,下同)累計到訪500+組,云璟攬閱銷售總額約1.8億元,招商序開放5天有2000+組客戶;保利發展北京公司“五一”銷售7.05億元;中建壹品(北方)“五一”銷售6.1億元,其中元啟項目銷售36套(自渠16套)等。
與此同時,隨著5月1日“好房子”國標《住宅項目規范》的正式實施,北京多個售樓處也十分熱鬧。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累計網簽302套、3.42萬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114%和107%。北京新房項目普遍推出一系列優惠活動,特價房源較多,促銷力度較大;部分樓盤在特價房源基礎上還進行了折上折促銷活動。
在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看來,目前公眾對“好房子”的認知往往局限于得房率指標,而“好房子”更深層的突破方向在于公共空間品質的提升,核心在于通過會所、風雨連廊、沿街商業及架空層等多元空間的重構,實現社區生活場景的有機共生。
“18個銷售,接不過來客戶了。”
5月5日,北京金隅望京云尚某工作人員發了一條朋友圈,該項目當天迎來了大批看房者,大家忙到甚至需要在群里互相溝通“誰能接客戶”。
而對于新取證的項目來說,開發商們則更期待能早日入市銷售。
4月27日,位于朝陽區酒仙橋板塊的中海萬吉玖序項目取證,共計332套房源,批準銷售均價在11萬~13萬元/平方米;5月4日,招商序項目開啟凍資,首日鎖定超過150組客戶;5月6日,中海麗金府宣布“五一”銷售3.2億元,并表示二期加推在即。
與此同時,御翠園推出“五一”特別折扣,20套特價房七折出售,價格最低7萬元/平方米;金茂璞逸豐宜也持續招募全城外聯,110平方米戶型稅前外聯傭金8萬~10萬元,192平方米戶型稅前外聯傭金可達12萬~15萬元等。
而在4月29日,中鐵建地產經過219輪競價(包含線上4次競價),以7.7552億元、樓面價約35796元/平方米、溢價率21.9%,競得北京市通州區梨園鎮強力家居土地一級開發項目FZX-0303-6007地塊,時隔3年重新在北京公開市場拿地。
每經記者了解到,中鐵建地產拿地后,很快就發布了策劃銷售團隊的招聘海報,并打出了“高薪金、優福利”字眼。
忙碌、沖刺,這是近期北京多家開發商的一個縮影。
龍湖集團有關人士通過微信向每經記者表示,“五一”期間,北京龍湖·觀萃建面約129平方米的四居樓王實景樣板間亮相,與此前開放的園林景觀、架空層泛會所、風雨連廊、地庫光廳、街角口袋公園等共同構成北京首座超3萬平方米交付級實景示范區。“好房子”的實景落地吸引了更多買房人,“五一”期間觀萃銷售28套、約1.54億元。
此前有受訪對象曾向每經記者表示,“第一季度購房群體沒有發生結構性變化,只不過‘小陽春’激發了客戶走向市場,大家的預期從深度觀望轉向主動比選”。
然而,近期多位房地產顧問和渠道專家向記者透露了相似的看法:一些客戶自從“好房子”新政策出臺后,便持續關注并咨詢相關事宜,其中部分客戶之前已經做出了購房決定,但現在又開始猶豫不決,“他們希望再觀望一下,期待會有更優質的房源出現”。
這種觀望,在“五一”假期轉換成了更高頻的看房熱度。
58安居客云洞察數據顯示,“五一”期間,全國新房線上找房日均熱度較前五天環比上漲約3.9%,較整個4月上漲約2.5%。
如前所述,“好房子”是這個假期北京樓市繞不開的主題。
今年2月13日,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就印發了《北京市平原多點地區“好房子”規劃管理相關技術要點(試行)》。其中提到,可按需設置封閉或開敞陽臺,部分面積不計入容積率;允許套內面積比較大的住宅在起居室設置一定比例面積的挑空空間,提高住宅得房率。
北京“好房子”新規發布后,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房地產市場購房的積極性是在明顯增加的,購房者對于新推出的一些標準也很關心。說明當前供給端的一些改革,使得需求端對于“好房子”的期待更加強烈,期待有更多的好產品推出來。
豐臺區某商品房項目策劃經理吳九如5月2日在接受央視財經采訪時就表示,客戶來到售樓處之后,會主動向置業顧問詢問得房率是多少。我們項目的套內使用率平均可以達到90%左右,其中最高的戶型使用率可以達到95%,使用率的提升對于購房者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實惠。
5月6日,越秀北京方面通過書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住房需求從“有房住”向“住好房”過渡,對居住體驗的衡量標準,不再僅是聚焦于戶型本身,而是更聚焦于家庭陪伴、社交互動、居住場景等日常生活細節的完善。
前述龍湖集團有關人士也表示,構建業主群體的信任關系,是“好房子”的必修課,其中公共空間必不可少,公共空間越豐富,業主之間接觸、交流的機會就越多。龍湖觀萃北京昌平項目為了提供更多公共空間,首次試點落地了在首層架空、風雨連廊的鼓勵政策。空間設計的突破,讓項目有了充足的空間容納全齡活動場所,交給業主使用。
購房者張喜(化名)在現場向每經記者表示,比較關注“好房子”新規中的層高和得房率,現在只要看房基本都會問這兩個問題。“暫時只有自住需求,所以對得房率指標比較敏感。在區位、總價等主要條件都近似的情況下,那肯定是選高得房率的項目”。
越秀北京星耀未來項目有關人士則認為,隨著家庭結構的成長、新生活方式的注入,空間也需要不斷更新演化。尤其是今年“好房子”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從“居者有其屋”到“擇優而居”,下個階段的資產配置與人居選擇,一定是產品力更為領先的好房子,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戶型設計。好戶型不一定等于好房子,但好房子首先得有好戶型。
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則是,隨著越來越多“好房子”入市,第一批試水項目具備的優勢,可能會被更完善的“后來者”替代。比如,當得房率來到100%甚至更高的120%后,便已觸及天花板;諸如180度全景落地窗、高端廚衛等裝修配置同質化后,公區的泳池、會所究竟還有多少可挖掘的空間?
郭毅表示,存量項目可通過價格調整與競品形成錯位競爭,或等待區域內相鄰項目完成去化后,使得兩者總價區間重疊度相似的房源進一步降低,避免形成直接客源爭奪的競爭態勢。此外,通過多元化營銷手段清倉庫存,為后續市場布局騰出資金與空間。
封面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