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4-24 13:04:48
每經評論員 杜宇
4月23日,澳柯瑪(SH600336,前收盤價:6.49元,市值:51.79億元)發布2024年年度業績預告更正公告,預計2024年度歸母凈利潤由預盈2000萬元到2800萬元變為虧損5000萬元到4500萬元。這一業績“變臉”行為,不僅讓投資者措手不及,也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同日晚,公司還公告稱2024年報及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將延期至4月30日披露,這一系列事件背后,暴露出的問題值得深入探討。
澳柯瑪稱,公司在披露2024年度業績預告時,部分事項尚未進行完整的審計評估程序。隨著年度審計工作的推進,公司對存在減值跡象的資產進行測試,新增對應收賬款中存在回收風險的款項進行計提信用減值準備,從而導致凈利潤大幅減少。此外,澳柯瑪表示,由于年度報告工作量大、過程繁雜,相關的審計和編制工作仍在進行過程中。
澳柯瑪此次業績預告“變臉”和年報延期披露,反映出公司在財務管理和內部治理方面的不足。一方面,公司在財務預測和風險評估上存在漏洞,未能在前期充分識別相關風險,導致業績預告出現重大偏差。另一方面,年報“難產”凸顯了公司在內部管理和協調方面的漏洞,未能有效推進年報編制及審計工作。這不僅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也對公司的市場形象帶來了負面影響。
筆者認為,面對當前困境,澳柯瑪需迅速采取行動。公司應加強財務管理,提高財務預測的準確性和透明度,同時優化內部管理流程,確保年報編制和披露工作的順利進行。此外,公司還需關注市場需求變化,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競爭力,以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