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3-19 23:00:03
在微短劇行業蓬勃發展、加速邁向精品化的關鍵階段,平臺、政策與市場正共同塑造新的產業格局。作為長視頻平臺中率先押注微短劇賽道的玩家,愛奇藝自去年明確發力微短劇并確立精品化戰略后,也以創新者的姿態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近日,愛奇藝在蘇州舉辦“熒光閃耀橫豎都愛”為主題的微短劇盛典,匯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地方廣電機構、行業協會、制作公司及行業從業者近千人。盛典上,愛奇藝亮出其發力微短劇以來的階段性戰報:短劇《原罪》分賬票房破3000萬刷新行業紀錄,已上線超萬部微劇,愛奇藝極速版微劇頻道日均觀看時長達電影頻道的3倍,愛奇藝移動端上微劇頻道(不含短劇)已位列長劇、電影之后第三大頻道……
然而,比起單片的突破,愛奇藝對行業的更深層影響在于商業模式的改善。微短劇曾高度依賴單片付費,用戶成本高、創作者收益低,制約產業發展。愛奇藝選擇將微短劇納入會員體系,推行“廣告+會員”模式,并提升分賬比例,讓創作者收益最大化。進而改變了以往短劇行業的運行邏輯,創業模式從點狀轉向線狀,精品化進程加速。
與此同時,行業迅速發展,監管政策也在逐步完善,自去年6月起,廣電總局實施“分類分層”審核,未備案微短劇不得上線,年底再發管理提示。近期正出臺《微短劇管理辦法》,明確行業紅線,推動短劇由內卷競爭轉向精品化、規范化發展。
在微短劇行業從“量變”邁向“質變”的關鍵節點,愛奇藝發布了一系列戰略舉措與合作計劃,未來將圍繞商業模式、內容創作及技術創新,推動行業進入更具可持續性的增長軌道。
微短劇成績單亮眼 發布高質量片單
去年9月,愛奇藝明確發力微短劇,并確立精品化發展目標。
經過半年多的發展,愛奇藝微短劇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在2024年全年短劇云合有效播放排行榜TOP5中,愛奇藝獨占三部作品,《原罪》更是以超過3000萬的分賬票房刷新2024年全網短劇分賬紀錄。平臺在移動端的微劇業務也發展迅猛,微劇在愛奇藝App和極速版的用戶規模和播放時長持續增長。在愛奇藝極速版上,微劇已成為第二大頻道,僅次于電視劇頻道;愛奇藝移動端上微劇頻道(不含短劇)已位列長劇、電影之后第三大頻道。
亮眼成績印證著愛奇藝在微短劇領域創新路徑的正確性。
論壇上,愛奇藝表露了做好微短劇業務的底氣和信心,并進一步推出兩大合作計劃:“百部港片微劇計劃”和“普法微劇萬集計劃”。前者與歡樂時光影業、星空華文攜手,將面向上游合作方征集IP改編和制作方案,并允許創作者免費使用百余部經典港片的IP資源,力求重現港片黃金時代。
與此同時,平臺針對微短劇行業同質化過高的問題,提出了“精品化與年輕化”雙標簽戰略。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海濤宣布,將平臺微短劇題材擴展至近20種類型,涵蓋青春、古裝、懸疑等多個領域,進一步推動多元化內容創作。他強調:“我們希望在內容方向上增加變現模式,鼓勵多樣化的內容,引導創作者進行創新。”
當天,平臺發布47部全新片單,微劇場重點項目中,《藏峰之醒獅少女》融合醒獅文化與現代敘事,《蠱娘》以奇幻元素打造神秘世界觀;短劇場則聚焦IP系列化開發,《大王別慌張2》《原罪2:無光角落》等續作延續爆款基因,《無處遁逃》《下一個就是你》等新作則突破懸疑、民國題材邊界。
短劇精品化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護航。愛奇藝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龔宇稱:“這個行業有很多問題需要管理、規范和升級,但同時也需要發展,這是科技創新帶給影視相關行業非常難得的機會,主管部門‘管理+發展’的基本思路讓行業沒有錯過這個機會。”
近日,有消息稱,《微短劇管理辦法》即將出臺,將更清晰劃清紅線、底線,推動微短劇行業避免內卷式競爭,轉向質量與價值上的正向競爭,共同推動行業精品化、規范化,更好促進微短劇健康發展。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相關領導在論壇上表示,北京市將通過政策支持、平臺聯動和國際推廣等舉措,對微短劇精品化發展的三重賦能。江蘇省廣播電視局相關領導也在現場表示:“未來將重點實施微短劇精品工程、打造網絡視聽產業集聚區、實施科技賦能工程等三項舉措,助力微短劇行業高質量發展。”
商業模式革新引領行業變革 AI助推開辟新商業空間
“讓利給出品方”,這是愛奇藝最開始發力微短劇賽道時做出的決定,也成為推動微短劇精品化發展的重要舉措。行業初期野蠻生長的核心矛盾,在于扭曲的利益分配機制——用戶為單片支付上百元,創作者僅分得5~7元。愛奇藝以會員模式破局:依托過億付費會員基本盤,將70%~80%的廣告與會員收入反哺內容方。
這一“讓利”從根源上改變了微短劇野蠻生長的狀態。據楊海濤介紹,為了扶持微短劇分賬業務,愛奇藝不斷升級政策,頭部短劇內容可以再提升10%到20%的分賬票房。據悉,今年愛奇藝計劃上線120部短劇,期望每月能拍兩到三部精品短劇,大部分內容仍然是跟合作方做分賬合作。
此外,愛奇藝通過“奇炬”營銷投放平臺,為合作方提供強大的廣告變現能力和營銷宣發支持,有效提升了合作方的收益。而合作方收益的增加,又會吸引更多優質內容入駐平臺,形成良性循環,進一步提升平臺的活躍度。根據愛奇藝公布的信息,目前已上線超萬部微劇,這一數字已達到與業內頭部微劇平臺相當的規模,且覆蓋了市場上95%的頭部微劇合作方。
同時,新的商業模式的出現也在重塑著用戶的觀看習慣,基于平臺化的觀看方式,讓創作模式從點狀轉變為線性,更接近傳統影視創作思路,注重情緒連貫,避免單純刺激觀眾。龔宇認為:“這種轉變促使創作者更用心地講好故事、塑造人物,從而贏得用戶的持續喜愛,而且是持續、長遠的喜愛、讓故事更長久。”
而在微短劇加速發展的進程中,技術發展無疑是關鍵驅動力。龔宇稱,創意型的人才與創新型的技術的結合,會為藝術表達、作品升維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作為技術驅動的創新型企業,愛奇藝在技術應用方面具有天然優勢。在微短劇制作過程中,愛奇藝積極探索,將生成式人工智能、虛擬拍攝等技術融入其中。這些技術不僅提高了制作效率,還為作品帶來了豐富的視覺效果和創新的表現形式。
微短劇的精品化絕非高成本競賽,即便是在快節奏的當下,用戶對優質內容需求永遠是剛需。正如龔宇尾聲的發言:“微短劇新賽道需要的不是野蠻生長的投機者,而是心懷敬畏的追夢者。”文/李十一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