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2-27 15:59:05
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正迎來爆發式增長,其在工業、服務業、家庭陪伴等多個場景中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每日經濟新聞》因此將在近期正式推出《智造躍遷·全球競速》一線調研融媒體策劃報道。報道團隊將聯合浙江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協會一同深入企業、產線和實驗室,實地探訪硬科技企業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突圍,并邁向全球化征程。
每經記者 張韻 每經編輯 文多
AGI(通用人工智能)的科技浪潮,加速了具身智能行業的發展,人形機器人進化隨之提速。這一切讓人好奇,2025年是否能成為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
如今,全球科技巨頭紛紛布局機器人。特斯拉計劃在2025年生產1萬臺Optimus人形機器人,并在2026年實現每月1萬臺的量產規模。國內企業也不甘示弱,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H1亮相2025年總臺春晚,并加速推進量產進程。
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正迎來爆發式增長,其在工業、服務業、家庭陪伴等多個場景中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可以看到,從科幻走向現實的人形機器人,正逐步成為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開啟智能科技的新紀元。
在政策扶持和資本加速布局的推動下,產業鏈上下游廠商紛紛加大投資,加快技術研發與量產落地。多模態大模型的崛起,賦予了機器人更強大的感知和決策能力,使其能夠與環境更精準地互動。同時,技術的進步和規模效應的顯現,使得人形機器人的生產成本大幅降低,為大規模量產提供了可能。
《每日經濟新聞》也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行業趨勢,正式推出《智造躍遷·全球競速》一線調研融媒體策劃報道。報道團隊將聯合浙江省機器人產業發展協會一同深入企業、產線和實驗室,實地探訪硬科技企業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突圍,并邁向全球化征程。
2025年,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的大幕即將拉開。這不僅是科技領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人類社會邁向智能化的重要一步。讓我們共同期待,近距離感受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最新進展。
更多合作歡迎垂詢yexd@nbd.com.cn。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