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1-16 13:42:46
每經編輯 彭水萍
1月16日,芯片龍頭接連跳水,相關芯片ETF(512760)跌超2%,集成電路ETF(159546)跌超2.7%。而半導體設備ETF(159516)卻逆勢上漲,盤中一度漲超2%,這是為何?我們細細盤一下。
首先,我們來解釋下芯片和半導體設備的區別:
芯片,又稱為微電路、微芯片或集成電路(IC),它是半導體材料經過各種工藝處理后生產出來的最終產物。
半導體設備,是用于制造、測試和封裝半導體芯片的機器和工具。
我們常說的半導體被“卡脖子”主要就是卡在上游的半導體設備和材料,如光刻機、刻蝕機、電子特器和顯影劑等等。這是由于技術差距、設備和材料依賴進口、以及國際技術封鎖等方面原因造成的。
那為什么今天芯片龍頭股接連跳水呢?
目前,國際技術封鎖進一步增強,當前在國內半導體設備材料還沒有實現實質性突破的背景下,國內半導體設備制造的能力進一步被削弱,這可能會影響到相關芯片半導體公司的產品制造能力以及業績表現。
但是對于半導體設備材料公司來說,在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下,國內芯片企業為了保障供應鏈的安全和穩定,就會加大對國產半導體設備的采購力度,這就為國內的半導體設備企業帶來了更多的訂單和市場份額,從而推動了其相關公司股價的上漲。這也就是為什么芯片ETF集體大跌而半導體設備ETF(159516)逆勢大漲的原因。
半導體產業市場空間巨大,在國產化率方面,半導體設備各環節國產化率主要集中在20%至30%之間,國產替代的空間廣闊,也就意味著國內半導體設備材料企業未來的業績彈性較大。
政策面,當前國家政策和資金大力扶持半導體產業發展,以大基金三期為例,注冊資本達3440億元人民幣,高于一期、二期之和。未來大基金三期的主要投資方向可能主要面向先進晶圓制造、先進封裝和“卡脖子”的上游半導體設備、材料等,以及AI芯片相關產業鏈等方向,有望加速自主可控步伐。
當前海外限制趨緊客觀上會加速國內半導體設備材料的國產化進程,對于半導體自主可控感興趣的投資者,可以關注半導體設備ETF(159516),該只ETF跟蹤中證半導體材料設備主題指數,聚焦半導體上游最卡脖子的設備材料領域,彈性較大,有望更受益于自主可控機會。截至1月15日,半導體設備ETF(159516)規模超16億元,規模位于同類半導體設備材料ETF中第一。
風險提示:數據來源wind,截止2025年1月15日,半導體設備ETF規模為16.21億元,規模在同類5只ETF中位居第一。市場觀點隨市場環境變化,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提及基金屬于股票型基金,其預期收益及預期風險水平理論上高于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提及基金為指數型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復制策略,跟蹤相關指數,其風險收益特征與標的指數所表征的市場組合的風險收益特征相似。如需購買相關基金產品,請您關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相關規定、提前做好風險測評,并根據您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購買與之相匹配的風險等級的基金產品。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