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10 17:23:03
當地時間周一,港股等中國資產飆升。截至周一早盤,提前布局二倍做多滬深300ETF-Direxion和三倍做多FTSE中國ETF-Direxion的看漲期權的華爾街神秘資金已浮盈1.38億美元(約10億元人民幣)。展望后市,多家華爾街投行對中國資產走勢樂觀。瑞銀資產管理在近期發布的報告中稱,預計2025年MSCI中國指數上漲約5%。
每經記者 蔡鼎 每經編輯 蘭素英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開會議。會議指出,明年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上一次提出是在2010年。而對于“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一組合提法則為政治局會議歷史上首次出現。此外,會議通稿中關于“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這一提法也為歷史首次。
一時間,包括港股在內的中國資產直線飆升。
海外上市的眾多中概股和相關ETF也錄得大幅上漲,其中,二倍做多滬深300ETF-Direxion和三倍做多FTSE中國ETF-Direxion美東時間周一分別大漲13.32%和23.78%。截至當地時間周一早盤,提前布局這兩個ETF看漲期權的華爾街神秘資金已浮盈1.38億美元(約10億元人民幣)。
交銀國際宏觀策略分析師李少金認為,“(此次政治局會議對于)財政、貨幣政策的邊際表述變化更是力度空前,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傳遞出了更加積極的政策信號,有利于繼續改善市場預期,也為2025年總體政策支持提供了較大的想象空間。同時,會議也大幅提高了內需的高度和站位,強調要全方位的擴大內需,并提出要穩股市、穩樓市、穩外資等系列方向。”
展望未來,多家華爾街投行也表達了對后續中國資產走勢的樂觀情緒。瑞銀資產管理在近期發布的報告中稱,A股市場的整體市盈率在經歷反彈后已接近5年均值水平,預計2025年MSCI中國指數上漲約5%。
12月9日(周一),二倍做多滬深300ETF-Direxion期權(CHAU)上漲13.32%,當天早盤,其看漲期權合約價格升至每份4.02美元。
圖片來源:Moomoo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12月4日(上周一)有超過20萬份2025年5月到期、行權價15美元的CHUA看漲期權合約成交,按每份約2.64美元的合約平均價格計算,該筆交易總計斥資了5500萬美元。
這也就意味著,僅在一周時間內,提前買入二倍做多滬深300ETF-Direxion期權的看漲期權合約的買家賬面浮盈約為2900萬美元。
此外,從11月29日至上周,還有一位或多位交易員合計買入了近18萬份2026年1月到期、行權價為27美元的三倍做多FTSE中國ETF-Direxion(YINN)看漲期權,平均買入價約為9.35美元,總耗資約1.68億美元。
周一,YINN上漲23.78%,上述看漲期權合約的價格在周一早盤漲至每份15.40美元。也就是說,押注YINN看漲期權在短短12天帶來的賬面浮盈達到了1.09億美元。
圖片來源:彭博社
照上面的計算,投資上述兩個做多中國的ETF的看漲期權已經實現了約1.38億美元(約10億元人民幣)的浮盈。
彭博社報道中稱,對于小型ETF來說,這種交易的規模非同尋常,所購期權的期限也是如此。在12月2日之前,CHAU的20天平均期權交易量僅為6150份合約,YINN約為34000份。雖然投機性押注通常是在較短期的合約上進行的,但買入較晚期限的期權可能意味著相關交易員押注刺激政策將持續到2025年。
除了上述兩個海外上市的中國ETF看漲期權外,記者還注意到,一些規模最大的中國資產ETF上周的交易也非常活躍。
例如,德銀嘉實滬深300指數ETF(ASHR)在12月4日凈流入了1090萬美元,而該ETF美東時間周一也大漲了6.84%。
過去一個月,ASHR大部分時間為凈流出,但12月4日突然轉為凈流入1090萬美元(圖片來源:etf.com)
另外,黑石管理的規模最大的中國大盤股ETF-iShares (FXI)上周雖然仍出現了資金流出,但從規模上來看,流出規模相較于11月中旬已經明顯減少。
FXI過去一個月的資金凈流量(圖片來源:etf.com)
2024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2025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后破,系統集成、協同配合,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強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打好政策“組合拳”,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
這標志著中國的貨幣政策立場由“穩健”轉為“適度寬松”。自2011年起,中國已經連續14年維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上一次實施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基調,是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后的2009年至2010年。
分析指出,財政政策“積極”與貨幣政策“寬松”組合,是自2011年以來首次提出;此次“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是財政貨幣政策組合的全新提法。
從近期財政部和央行的表態來看,上述新提法其實已經向市場提前釋放過信號。財政部部長藍佛安稱,明年要實施更加給力的財政政策;央行行長潘功勝透露,明年央行將繼續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和政策取向。“更加給力”對應更加積極,而“支持性”則與適度寬松相關。
交銀國際宏觀策略分析師李少金認為,“(此次政治局會議對于)財政、貨幣政策的邊際表述變化更是力度空前,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基調傳遞出了更加積極的政策信號,有利于繼續改善市場預期,也為2025年總體政策支持提供了較大的想象空間。同時,會議也大幅提高了內需的高度和站位,強調要全方位的擴大內需,并提出要穩股市、穩樓市、穩外資等系列方向。”
招商證券執行董事、首席宏觀分析師張靜靜團隊認為,本次政治局會議對宏觀經濟政策的定調比“926”政治局會議更加積極,政策的發力點以終端需求為主,樓市、消費將得到更強的政策支持。
展望未來,貝萊德、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摩根資產管理等機構關于2025年中國股市展望報告均已出爐,外資機構對中國資產明年的表現較為樂觀。
其中,貝萊德于12月4日發布“2025年全球投資展望”,對中國股市觀點為戰術性超配,并表示中國股市相對發達市場具有估值吸引力。
瑞銀資產管理在近期發布的報告中稱,中國股市的投資機遇非常樂觀,A股市場的整體市盈率在經歷反彈后已接近5年均值水平,預計2025年MSCI中國指數上漲約5%。瑞銀資產管理全球投資總監巴里·吉爾表示,中國資產是其首選,無論是政策刺激還是企業的資本配置決策等,中國在許多方面都有潛力給投資者帶來驚喜。
摩根資產管理也指出,市場信心有望進一步得到提振,中國資產或將迎來估值再提升的契機,未來企業利潤率有望提高,同時中國股市蘊含著豐富的投資機遇,主動管理可以幫助投資者實現超額回報。對投資者而言,面對中國經濟預期的積極變化,可關注聚焦核心資產和新質生產力,把握中國經濟未來增長的紅利機會。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22195304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