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13 18:59:59
每經記者 姚亞楠 每經編輯 彭水萍
又是一起違規承諾保本保收益被重罰的案例,近日中基協公示了一則紀律處分決定書,內容顯示,深圳深國融前海金融管理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深國融)曾向LP承諾,若某企業未能如期IPO,其將根據實際投資天數按年化10%的利率向LP回購份額。
記者注意到,對于紀律處分書載明的違規行為及處罰,今年5月,深國融官方微信公眾號曾發布聲明表示不認可,還試圖以時間久遠、已被監管部門處理為由進行申辯,但最終仍被中基協撤銷管理人登記。
紀律處分決定書顯示,2017年7月,深國融發行的私募基金產品深圳雅興投資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雅興投資)簽訂的合伙協議中記載,“若某公司未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提交其擬在中國境內發行股票及上市的申報材料,則合伙人有權要求回購方深圳深國融前海金融管理股份公司在合伙人發出回購通知15個工作日內回購其持有的雅興投資的份額。回購對價=合伙人持有的雅興投資的份額對應的投資金額*(1+10%*實際投資天數/365)”。同時,合伙協議中還記錄了“證監會在受理其申請材料之日起一年內未作出準許某公司上市的批復,則回購其持有的雅興投資的份額。”
事實上,《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募集機構不得以任何方式承諾投資者資金不受損失,或者以任何方式承諾投資者最低收益,包括宣傳“預期收益”“預計收益”“預測投資業績”等相關內容。對于深國融這一保本保收益的違規行為,深圳證監局曾出具警示函。此外,深國融還存在基金賬戶運作不規范,人員、場地混同,宣傳推介存在嚴重誤導性表述等其他五項違規行為。
深國融官網顯示,其創始于2012年,基金管理規模達40億。中基協備案信息顯示,雅興投資于2017年完成備案,是一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記者注意到,對于上述違規行為及紀律處分措施,今年5月,深國融官方微信公眾號曾發布聲明表示不認可,紀律處分書記錄載明,深國融也曾試圖以時間久遠、已被監管部門處理為由進行申辯。最終,申辯意見并未被采納,中基協撤銷了其管理人登記,并取消其法定代表人曾波基金從業資格,將其加入黑名單,期限為五年。
此次被撤銷管理人登記的還有重慶德眾合元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紀律處分決定書顯示,這家機構未謹慎勤勉管理基金產品,曾違反合伙協議約定將基金財產對外出借,未按基金合同約定管理運作基金產品;信披也存在違規,2016年起,重慶德眾合元股權投資基金就未按合伙協議約定的頻率和時限向投資者披露“德瀚基金”相關定期報告。此外,還存在未妥善保存基金產品投資決策有關資料、高級管理人員登記信息與實際不符等違規行為,最終,其管理人登記被中基協撤銷。
當前私募行業監管的主旋律是“扶優限劣”,隨著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和執行力度的加強,“偽私募”和“亂私募”正在加速出清。中基協公示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已注銷私募基金管理人高達1281家。其中,“協會注銷”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最多,為707家;“主動注銷”情況次之,有426家;“12個月無在管注銷”的管理人有135家;另有13家“依公告注銷”。截至2024年10月末,全市場存續私募基金管理人為20411家。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41191176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