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4 06:34:19
每經AI快訊,隨著上市公司陸續披露一季報,越來越多機構加大了調研力度,試圖在相對低位挖掘優質“籌碼”。數據顯示,一個月來(3月23日至4月23日),機構調研數量超3.3萬次,環比增加8431次,達到了今年以來的階段性高峰。具體到投資方向,機構聚焦有業績支撐的領域,中長期則關注新質生產力方向。 一個月來,共570家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主板公司受調次數的環比增量約為創業板公司的兩倍。其中,逾百家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超100次。華明裝備、珀萊雅、瀾起科技、海康威視等公司受調次數均超400次。 業內人士認為,機構在上市公司業績披露季加大調研力度,意在實時把握公司管理與運營變化,從而鑒別出更具性價比的標的。當前市場處于相對低位,有不少隱含回報率較高的標的值得挖掘。(上海證券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