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05 18:40:35
每經記者|彭斐 每經編輯|魏官紅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民營企業在堅定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自主創新、發展高端制造與智能制造的過程中,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越發迫切。
全國人大代表、齊魯制藥集團總裁李燕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3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齊魯制藥集團方面獲悉,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齊魯制藥集團總裁李燕建議,“通過構建更精準的人才支持政策體系,建設更具引導性的高校就業評價體系等方式,切實推動高層次人才服務民營經濟創新發展。”
在李燕看來,人才,特別是高素質、高學歷、經驗豐富的高層次人才,是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領性力量之一。
根據已有研究并結合民營經濟發展實際,高層次人才主要指擁有博士學歷或高級職稱資格,在某一專業領域掌握豐富知識或經驗,具有較高學術造詣,從事創造性勞動,為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發揮較大作用的人才。
當前,我國高層次人才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相關數據顯示,民營經濟中高層次人才占比有待提升。然而,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高層次人才服務民營經濟過程中主要出現規模較小、作用發揮不充分等問題。
針對高層次人才服務民營經濟的痛點、難點,李燕建議,以人為本,構建更精準的人才支持政策體系,堅持需求導向,圍繞“產業鏈”布局“人才鏈”,針對高層次人才投身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體經濟民營企業提出一攬子支持政策,鼓勵行業內高層次人才靈活流動等。
“如何深挖高層次人才服務民營企業痛點、難點,將高層次人才智力優勢高效轉化為民營經濟發展新動能,是下一階段政府、社會、高校、民營企業等共同面對的重要問題。”李燕說。
基于此,李燕建議,通過構建更精準的人才支持政策體系,建設更具引導性的高校就業評價體系,營造更加積極正面的社會輿論環境,推動更深層次、常態化的產學研融合。
2023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共提出8個方面31條具體舉措;2023年年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關于強化人社支持舉措助力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人才服務民營經濟的重點和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政策層面的引導,作為人才的主要來源,高校方面的引導也頗為重要。
李燕建議,發揮評價指揮棒作用,倡導引導高校博士畢業生赴民營企業就業。將服務民營經濟作為高校、院系就業引導的重點方向之一,探索將博士畢業生赴民營企業就業人數、就業率、專業匹配度等納入高校、院系、研究生導師畢業生就業評價體系。
在社會層面,李燕建議加強高校民營企業就業宣傳和教育引導,突出思想引領,專題開設民營企業就業課程、職業輔導和實習實踐,提升民營企業服務月、民營企業高層次人才招聘專場開展頻次與覆蓋面,優化人才表彰獎勵制度,引導高層次人才以投身民營企業發展為榮。
此外,李燕還建議深化民營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產學研融合機制,倡導以應用為導向的高層次人才培養方向,依托各級各類科研項目開展合作,服務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化需求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