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01 17:27:07
每經記者 可楊 每經編輯 文多
“我在宗先生身上看到了老一代民營企業家精神,這個企業家精神體現在什么地方呢?勤奮、拼搏、不甘、不怕輸、努力、以身作則和擔當。”3月1日,在新希望媒體溝通會上,被問及對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后的追思時,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向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表示。
劉永好談起,宗慶后身上的企業家精神是家國情懷,以宗慶后為代表的老一代企業家都經歷過比較苦的日子,對實業更有感情、更珍惜,對回饋社會也比較努力,做了不少公益事業。劉永好接著說道:“當然,今天時代不一樣,我們不能要求現在年輕人都像老一輩那樣去吃苦,那樣去拼,那樣去節儉,但是這些企業家精神是長存的。”
劉永好表示,他與宗慶后都是社會發展的受益者、參與者、推動者和建設者。“昨天我看到一個雜質封面,是我們兩個在一起的照片。他有很多觀點我是認同的,他的企業家精神,他的樸實、勤奮,在我們好多老一輩企業家身上都有體現。宗老走了,人總會有走的那一天,他這一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在這個時代,成就了他的企業。”劉永好表示。
談到企業的傳承,劉永好表示,民營企業都面臨傳承問題,“一些老一輩企業家的家國情懷,還有(熱衷)慈善公益、腳踏實地、認真做事(的品質),這還是值得傳承的。”
怎樣接好班?劉永好認為:首先,接班、傳承要早,比較早地培養年輕人,讓他們愿意接班、愿意做事;其次,傳承要帶,“要有人帶,要跟他/她講,否則他/她憑什么愿意,憑什么做得好”;同時,傳承要放,“有些時候要放手讓他/她去做這些事,你老不放,他/她不懂,沒自信,總覺得跟老一代比差遠了”;此外,傳承要有團隊,不是傳一個人,是傳體系,傳給一批年輕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