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28 10:58:52
每經記者|陳晨 每經編輯|趙云
截至10月27日晚間,共有21家上市券商已披露了2023年三季報。Wind數據顯示,這21家上市券商中,今年前三季度中信建投、招商證券和國信證券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暫居前三;而凈利潤超過50億元的僅有招商證券和中信建投。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21家上市券商中,有7家營收同比增長超20%,有7家凈利潤同比超30%,尤其是太平洋實現扭虧,東北證券和中原證券凈利潤同比增長翻倍。記者注意到,對于一些業績高增或高減的券商而言,自營業務都是其變動的重要原因。
不過,就第三季度而言,這21家券商中多數業績下滑。Wind數據統計顯示,前述21家券商中,今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滑的有14家,凈利潤同比下滑的有13家。其中光大證券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55.62%,凈利潤卻同比增長51.41%。
Wind數據顯示,已經披露2023年三季度報的21家上市券商,今年前三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086.24億元,同比微增0.54%;合計實現凈利潤353.59億元,同比增長7.53%。
具體而言,今年前三季度已有7家券商營業收入超過50億元,分別是中信建投、招商證券、國信證券、興業證券、光大證券、西部證券和方正證券,其中中信建投、招商證券、國信證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83.84億元、148.71億元和124.43億元,是目前僅有的3家營收超百億的券商;另外,今年前三季度已有9家券商凈利潤超過10億元,其中招商證券、中信建投、國信證券、光大證券分別實現64.02億元、56.91億元、48.74億元和43.58億元。
從增長率來看,今年前三季度21家上市券商中有14家實現營收同比增長,其中7家同比增長率超過20%,分別是財通證券、西部證券、國元證券、財達證券、興業證券及國聯證券。相反,華林證券營收同比下滑逾20%,下滑幅度達26.71%;中信建投與光大證券營收也同比下滑超10%。
另外,今年前三季度21家上市券商中有16家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有7家同比增長率超過30%,尤其是太平洋實現扭虧,東北證券和中原證券凈利潤同比增長翻倍,分別同比增長1.09倍和1.03倍。相反,華林證券前三季度凈利潤下滑57.24%,下滑幅度顯著。
記者注意到,對于一些券商而言,凈利潤高增或高減都與自營業務收入息息相關。比如東北證券就表示,年初以來凈利潤增長主要是投資業務收益增加;中原證券也表示,年初以來凈利潤增長主要因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增加和買入返售金融資產等信用減值損失減少。華林證券則表示,年初以來凈利潤下滑主要是資本市場分化,自營收入減少。
雖然說,前三季度多數券商業績實現同比增長,但單就第三季度而言,多數券商不免黯然失色。Wind數據顯示,21家上市券商第三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06.18億元,同比下滑19.71%;合計實現凈利潤93.29億元,同比下滑13.24%。有研究分析表示,今年第三季度市場交易低迷、IPO表現較弱,債市表現同環比承壓,因此券商手續費收入及自營投資承壓。
具體來看,21家券商中,今年第三季度僅有7家營收同比增長,國元證券、財通證券和西部證券同比增長位居前三,分別同比增長28.53%、12.15%和10.14%;其余14家營收同比下滑,其中4家同比下滑幅度超20%,分別是光大證券、中信建投、中原證券和中銀證券。尤其是光大證券,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達55.62%。
另外,今年第三季度有8家券商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太平洋、信達證券、光大證券同比增長超過50%。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太平洋凈利潤同比增長190.96%,其原因是第三季度投資業務收入增長導致凈利潤增加。
同時,第三季度有13家券商凈利潤同比下滑,尤其是興業證券、中原證券、第一創業和東北證券,同比下滑幅度超50%。其中興業證券第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達152.86%,對此興業證券表示,主要是單季度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減少和營業支出增加導致。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光大證券第三季度營收下滑超50%,凈利潤卻增逾50%。光大證券表示,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滑55.62%,主要是因為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投資收益及基差貿易收入減少,不過利息凈收入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增加抵消部分影響。另外,凈利潤同比增長51.41%,主要是因為當期非經常性損益變動所致,子公司光大資本簽署執行和解協議,轉回預計負債。
記者獲悉,今年第三季度光大證券子公司光大資本簽署MPS相關執行和解協議,轉回預計負債21.5億元為非經常性損益項目。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