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15 18:31:02
每經記者 陳夢妤 每經編輯 魏文藝
9月14日,2023中國房地產品牌價值研究成果發布會暨第二十屆中國房地產品牌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資本市場研究室主任張躍文指出,房地產市場全面崩盤這種極端事件不太可能出現。近期大型房地產企業流動性需求應該是可以得到滿足的,符合政策的保交樓項目和新發展項目,有較大的可能獲得政府資金以及銀行的支持。
論壇現場 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張躍文指出,在市場融資層面,今年以來每個月房地產企業通過債券發行獲得的資金總體規模都很小,最多的是今年3月,達到700億元左右的融資,涉及70多家企業,之后基本上沒有超過這個水平。“我們感覺到,債券市場對房地產企業融資所提供的條件并不是非常寬松,大量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型房地產企業很難進入到這個市場。”
大型房地產企業財務工作的重點目前主要是改善資產負債結構,現在還有大量房地產企業資產負債率高于70%。未來走向健康的發展道路,首先要改善資產負債結構,優化資產負債表,與此同時努力保持可持續經營的能力,先活下去,然后再考慮如何發展。
“總體來看,房地產市場最重要的融資來源是企業自有資金,其中主要是民間資金,民間投資的減少也會導致房地產企業資金獲得的來源減少。所以對房地產企業來說,短期內企業要充分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資金來源度過難關,長期來看內控比較好的優質品牌企業,在行業整合過程中可能是最后的贏家。”張躍文說。
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則認為,“對于房企的發展趨勢,業務模式方面,要從開發商向開發商和運營服務商相結合的模式轉變,提供縱向和橫向一體化的綜合房地產服務。產品模式方面,未來要增加服務產品,增加綠色、低碳、智慧、適老等產品。”
根據中指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研究成果,2023品牌企業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行業調整致品牌價值下降12.1%;加大服務品牌建設力度,拓展運營類品牌發展空間;珍惜品牌加強風險管控,以實際行動應對輿情危機;實施“一城一策”策略,品牌傳播更加務實。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分析認為,品牌企業受行業下行、業績承壓等影響導致品牌價值有所下降。部分企業債務違約、延遲交付等現象使得行業失去部分信任和公信力,行業整體品牌形象受損;房地產市場波動等導致多數企業業績出現下滑。
中指控股CEO、中指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瑜則表示,隨著房地產行業快速發展,企業將開發建設品牌向物業、商業、產業等一系列方向延伸,構建品牌生態,促進協同發展。近年來,房地產行業進入調整期,企業調整品牌策略,開始向“專精”方向進化,重塑品牌價值。特別是物業服務企業,在市場調整中表現尤為突出。
【每經房產原創,喜歡請關注微信號Real-estate-Circle】
封面圖片來源:主辦方提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