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02 12:55:44
每經記者 葉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本周市場出現大幅反彈,場外資金積極進場搶籌。5只指數ETF本周合計凈流入約157億元,其中滬深300ETF凈流入62億元,科創50ETF凈流入59億元。
行業主題上看,券商相關ETF被資金抄底,而半導體芯片ETF被資金拋售。
科創50ETF規模逼近1000億元
本周滬深兩市成交4.72萬億元,其中滬市本周成交2.07萬億元。截至最新收盤,滬指報收于3133.25點,全周上漲2.26%,深證成指報收于10463.74點,全周上漲3.29%。
本周主要指數相關ETF表現
本周市場主要股指集體大漲,相關ETF也集體走強,5只主要指數ETF中,科創50ETF周漲幅超7%,中證500ETF、創業板ETF和滬深300ETF周漲幅超2%。
資金動向上,大多數ETF份額出現增長,科創50ETF、滬深300ETF、中證500ETF和創業板ETF分別增加了61.52億份、16.01億份、7.3億份和0.59億份,而上證50ETF則減少了2.99億份。
總體而言,本周市場出現大幅反彈,場外資金積極進場搶籌。5只主要指數ETF本周合計凈流入約157億元,其中滬深300ETF凈流入62億元,科創50ETF凈流入5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科創50ETF本周被資金爆買,一周份額增加了61.52億份,突破980億份,規模達960.41億元,逼近千億關口。
科創50ETF(588000)二級市場價格和份額變化
對于近期的市場,有券商表示,活躍資本市場舉措的落地為A股市場帶來反攻信號。其中除廣受投資者期盼的降低交易印花稅舉措外,“階段性收緊IPO節奏”,“規范股份減持行為”的舉措將有效控制股票的供給,加上此前監管已在推動的中長期資金入市的資金供給舉措,兩者的疊加,將有助于A股在中期實現估值的抬升。在業績端,主要還看經濟的自我恢復情況及房地產能否回歸平穩。總體來看,A股市場有望迎來向上過程,忽略短期波動,做好長線布局將有望更好把握未來的機會。
資金低吸券商高拋半導體
在行業主題ETF方面,本周份額增長超過1億份的基金有19只,其中證券ETF、科創芯片ETF和酒ETF份額分別增加了23.25億份、12.63億份和6.38億份,分別凈流入資金23.81億元、14.59億元和5.18億元。
在資金流出方面,本周有17只行業主題ETF份額減少超過了1億份,半導體ETF、芯片ETF和軍工ETF份額分別減少了14.8億份、4.65億份和3.08億份,分別凈流出資金12.13億元、7.45億元和3.1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股本周逆勢調整,但場外資金卻開始進場抄底。證券ETF凈流入逾23億元,份額回升至316.17億份。
證券ETF(512880)二級市場價格和份額變化
有機構表示,降低印花稅對于短期市場情緒提振明顯。關注此次政策組合拳的長期積極影響。當前證券板塊估值及持倉仍處低位,資本市場政策功能具備順周期屬性,若市場情緒修復,板塊或表現出更大的業績及估值彈性。
另外,本周火爆的半導體、芯片被資金逢高拋售,多只相關ETF資金出現凈流出,其中半導體ETF份額減少了14.8億份,凈流出逾12億元。
半導體ETF(512480)二級市場價格和份額變化
8月份以來,國內多家半導體設備企業披露了2023年半年報。盡管半導體產業步入下行周期,但是多家國產半導體設備企業在上半年取得較好的業績表現,營收、凈利潤雙雙大幅增長。
有券商表示,隨著三季度供給端減產力度加大,以及下半年進入電子行業傳統旺季,需求繼續緩慢復蘇,半導體芯片周期有望逐步走出底部,長期國產替代依然是產業鏈發展主線。
總體看來,在457只行業主題ETF方面,本周份額增加的有265只,減少的有192只,過半數基金份額出現了增加。
商品ETF集體走強
商品ETF本周集體走強,能源化工ETF大漲3.96%,有色ETF漲近2%,而豆粕ETF、黃金相關ETF漲幅約0.7%。
跨境ETF本周成交額超過10億元的有20只,其中有3只周成交額過百億。從市場表現看,跨境ETF普遍走強,多只納指相關ETF漲超4%。
下周被動資金配置方向
基金重倉股向來是投資者關注的熱點,但是主動管理型基金的重倉股浮出水面,通常都有一定的滯后性,而ETF布局的標的卻是非常明確的,通過跟蹤新上市ETF,通常可以發現近期熱點個股,新上市ETF帶來的增量資金也值得關注。
目前有2只ETF披露下周上市,跟蹤標的為國有企業紅利和中證800增強策略。
有4只ETF披露下周發行,跟蹤國證2000、中證2000和信息技術。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6156873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