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25 22:37:55
每經編輯 劉宏業
橫空出世的朗沐令康弘藥業一戰成名,隨著時光流逝,康弘藥業的“爆款”單品不限于朗沐。治療阿爾茲海默癥的在研中藥進展迅速,治療抑郁癥中藥市場份額擴大……康弘藥業開始以更多的單品獲得市場認可。
認可背后是康弘藥業創新基因的沉淀。繼古開今,康弘藥業旗下子公司——濟生堂,已沉淀為國內少有的中藥老字號品牌。在中西醫貫通的現在,康弘藥業更是將創新延續到中藥合成生物學的新領域,尋覓著新的“爆款”。
百年老字號的創新沉淀
根據國家藥監局網站發布《中藥保護品種公告(第9號)(2022年第73號)》,批準康弘藥業子公司——四川濟生堂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舒肝解郁膠囊,為中藥二級保護品種,保護期限自公告日起7年。
治療高血壓的松齡血脈康膠囊,及治療糖尿病腎病的渴絡欣膠囊,同樣為康弘藥業的獨家創新產品。其中,渴絡欣膠囊入選《中國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也是少有入選的中藥新藥。
從結果來看,若沒有創新的內生因子,也很難有朗沐和上述創新中藥的橫空出世。更別提朗沐曾以一己之力,打破了國外創新藥企的壟斷。
然而,康弘藥業在中藥領域的創新力,是長達百年的歷史沉淀而來。
回到百年以前的1921年,四川中藥資源蘊藏量全國第一,素有“無川藥不成方”之稱。但隨著鴉片戰爭后的“西學東漸”風潮,西醫理論對中醫構成新的挑戰。四川著名醫學大家“張錫純”“唐宗海”結合西醫理論和中醫傳統理念,提出“衷中參西”。
行醫多年的陳國鼎認為“醫者濟世,但求救人,何拘中西”,因此堅定支持“衷中參西”的觀點。
1921年,陳國鼎開設“濟和堂咀片店”,并創制“清潤丸”,產品當時在百姓中廣受歡迎。1946年,更名為“濟生堂”,民間相傳“北有同仁堂,西有濟生堂”。
1945年,傳承人譚明德為提高藥房聲譽,改為“濟生藥房”,“濟生”取“普渡眾生”之意。藥房仍為廠店結合方式經營,生產了清潤丸、當歸素、補腎丸、固精丸、黃連上清丸等三十多種成藥。由于濟生堂善于經營,處方、工藝十分嚴格,產品療效好,取信于民,使得濟生清潤丸成為當時的彭縣特產,馳名省內外。
1949年,濟生堂獨家研發生產了一系列暢銷全國的知名產品,遠銷東南亞各地,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廣受歡迎。
更重要的是,濟生堂的名字已經鐫刻進中國中藥的歷史畫卷之中。它不僅名列商務部的老字號數字博物館,還曾亮相由國家文物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指導,文化和旅游廳、省文物局、省中醫藥局及成都市相關部門共同組織的“中國傳統醫藥文物特展”。
中醫藥傳承創新的新技術應用
百年以來,濟生堂不僅保留了傳統組方,并借助康弘藥業強大的研發實力和全產業鏈優勢,放大了共有的創新基因。畢竟,隨著科學技術的演進,古方和古法的神秘性要逐步祛魅,需要用更多科學標準予以界定。
1999年,康弘藥業獲得了國家藥監局成立之后核發的第一張GMP證書,編號“A0001”,比全行業強制推廣時間提前五年。2003年,濟生堂所有在產品種及劑型全部一次性通過國家GMP認證。
一改過往靠天吃飯的“經驗種植”,康弘藥業運用了更多現代化手段,保障中藥材質量。現已構筑中藥材全產業鏈質量管理體系,將中藥的質量管理延伸至中藥材種植及加工環節。
藥材種植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等方式在甘肅、新疆、黑龍江、江西、海南、四川6個省區建立多個中藥材種植基地,種植面積上萬畝。種植基地采用機械化種植、無人機輔助田間管理等方式,并建立了遠程監測系統,重點對土壤、降水、氣候等藥材生長要素進行全方位實時監測,確保了中藥材的高品質,同時還促進了當地農業現代化發展。
中藥供應鏈思維是一種超前思維,不僅是質量控制的關鍵,還能平抑材料價格大漲大跌的波動周期。以此便能洞見康弘藥業對中藥領域的理解,保障了舒肝解郁膠囊、松齡血脈康膠囊、渴絡欣膠囊等多個臨床所需的創新中藥穩定供給。
根據醫藥魔方數據,治療阿爾茲海默癥的在研中藥KH110,在我國治療阿爾茲海默癥的在研中藥中,與首都醫科大學的同類藥物研發進度,均處于較快水平。康弘藥業KH110(五加益智顆粒)是具有處方專利的中成藥,其臨床前研究數據已體現出較高有效性。
從多個管線產品的進展來看,康弘藥業的創新風暴還在愈演愈烈。根據公司年報,康弘藥業積極與國內頂尖的中藥活性合成生物學研究團隊開展合作,其自主研發的KH617新型制劑,是一類可用于治療晚期實體瘤患者(包括成人彌漫性膠質瘤)的化藥Ⅰ類創新藥,也是公司合成生物學平臺首個進入臨床試驗申報的產品。該項目采用生物合成技術生產高純度原料藥,其制劑在幾種臨床前疾病模型中均顯示出了對多種實體瘤的良好抑瘤作用。
KH617于2022年獲批在中美兩國開展新藥臨床試驗,并于2023年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針對膠質母細胞瘤的孤兒藥資格認定,目前臨床試驗順利進行中。康弘藥業著力于中藥合成生物學的新賽道,將為生物學技術在中藥材基因編輯遺傳改良、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利用、中藥活性分子高效獲取等方面,奠定良好的產業化基礎。康弘藥業正呈現出開發更多有較高臨床價值藥物的強大創新能力和廣闊前景。文/李國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