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14 20:25:46
每經編輯 張錦河
7月14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2023年6月猴痘疫情監測情況顯示,中國內地6月新增報告106例猴痘確診病例。
7月以來,西安、長沙等地監測發現猴痘病毒感染病例。
中國疾控中心衛生應急中心副主任施國慶表示,本輪猴痘疫情主要通過男男性行為人群之間的密切接觸傳播。
7月14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2023年6月猴痘疫情監測情情況。
2023年6月2日至6月30日,中國內地(不含港澳臺)新增報告106例猴痘確診病例,其中廣東省報告48例、北京市報告45例、江蘇省報告8例、湖北省報告2例、山東省報告2例和浙江省報告1例,無重癥、死亡病例。
疫情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絕大多數病例為男男性行為人群,主要通過男男性接觸傳播。
二是其他接觸方式傳播風險低,除性接觸以外的絕大多數密切接觸者未發生感染。
三是大部分病例就診時發現,少數病例為密切接觸者追蹤篩查發現。
四是絕大多數病例臨床表現典型,主要為發熱、皰疹、淋巴結腫大等癥狀,無重癥、死亡病例。
據央視新聞,本輪猴痘疫情主要通過哪些途徑傳播?是否會造成大范圍的傳播?國家疾控局今天邀請中國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中國疾控中心衛生應急中心副主任 施國慶:本輪猴痘疫情主要通過男男性行為人群之間的密切接觸傳播,我國內地6月份報告的106例病例均為男性,101例明確為男男性行為人群,其中96例明確發病前21天有男男性接觸史,猴痘主要局限于男男性行為人群和通過性接觸傳播,與新冠、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傳播速度相比,猴痘的傳播速度比較慢,但也可能出現局部的聚集性疫情。根據6月份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的流調結果,除性接觸以外的密切接觸者370多人,其中僅有一個人因與確診病例同床居住感染,所以提示其他接觸方式傳播風險較低。
專家介紹,猴痘病毒主要經黏膜和破損皮膚侵入人體,通過廣泛宣傳普及防治知識,提高公眾防護意識,及時有效采取預防措施,能極大地減少感染風險,有效控制疫情擴散。
中國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猴痘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原則上應及時轉運到醫療機構進行隔離治療。
中國疾控中心衛生應急中心副主任 施國慶:病人的臨床表現好轉,病變部位結痂,經過評估可以轉為居家隔離治療,直至這個結痂部位自然脫落解除隔離治療。對于一些病情較輕且具有居家隔離治療條件的患者,經過臨床和疾控機構的共同評估可以直接采取居家隔離治療的方式。居家隔離期間病人要單人單間居住,要避免與家人有皮膚黏膜的接觸,要對污染物進行消毒,盡量不要外出,如果必須外出的話,要穿上長衣長褲,戴上口罩,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場所,不要與其他人有皮膚黏膜的接觸。
中國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猴痘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不需要集中隔離,疾控機構判定密切接觸者后 ,會指導他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健康監測期限為最后接觸病例之日起21天,密切接觸者自我健康監測期間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要避免與他人發生性接觸,避免捐獻血液等,堅持每天做好體溫測量和癥狀監測,出現不適癥狀應當及時前往醫療機構就診。
中國疾控中心衛生應急中心副主任 施國慶:從境外回國不需要提供(猴痘)核酸檢測的證明,預防控制主要是采取健康教育宣傳干預,加強重點人員出入境人員醫療機構的監測,這樣可以及時發現病例,對病例進行隔離治療,對他的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管理。
7月以來,多地監測發現猴痘病毒感染病例。
7月10日下午,陜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網站發布消息稱,7月4日,陜西省西安市報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該病例經省、市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及中國疾控中心復核,實驗室檢測結果為猴痘病毒核酸檢測陽性;7月8日,經臨床專家組會診,診斷為猴痘病毒感染確診病例。
7月6日,天津市通過監測發現并報告1例疑似猴痘病毒感染病例,該病例經市、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檢測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復核,結果為猴痘病毒核酸檢測陽性。7月7日,經國家臨床專家組會診,診斷為猴痘病毒感染確診病例。目前患者正在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隔離治療,情況穩定。
7月5日,湖南省長沙市監測發現3例猴痘確診病例。病例分別為24歲男性、28歲男性和38歲男性。病例發現后,省、市、區(縣)三級衛生健康部門和疾控中心迅速開展了流行病學調查和醫療救治等疫情處置工作。目前3例病例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病情穩定。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獸共患病。既往猴痘主要流行于中非與西非地區。目前全球已有111個國家和地區發現猴痘病例。2023年5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研判后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目前,猴痘對公眾的感染風險低。
猴痘的治療方法:猴痘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預后良好。目前國內尚無特異性抗猴痘病毒藥物。治療主要是對癥支持治療和并發癥治療。大多數情況下,猴痘癥狀在2-4周內自行消失。
如何預防猴痘感染?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首先是盡量避免和有皮疹、皰疹癥狀的人發生密切的皮膚接觸。另外我們如果是說像醫護人員和確診病例、疑似病例進行接觸,尤其是采集標本的時候,還是要戴上口罩。
針對猴痘病毒,目前國內尚無特異性抗猴痘病毒藥物,也未有專門針對猴痘病毒開發的特異性疫苗。值得注意的是,7月13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自主研發的復制缺陷型猴痘疫苗臨床試驗申請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正式受理。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中國疾控中心官網、央視新聞、公開資料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9004413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