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13 17:54:25
每經記者 王晶 每經編輯 梁梟
今日(6月13日),有消息稱,高通將恢復為華為提供5G芯片供應,華為下半年或將發布有5G服務的終端產品。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別聯系華為和高通方面了解情況,但截至發稿尚未獲得回應。一位華為終端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不是真的,都是網上傳的。”與此同時,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也對媒體表示:“假消息。”
今年以來,關于華為5G手機將于2023年下半年回歸的傳言四起,近日供應鏈更是傳出華為上調今年手機出貨量至4000萬部,而華為年初的目標是3000萬部。
自2019年以來,華為經歷了一場歷時四年的“寒冬”。在無法獲得充足核心零部件供應的情況下,華為手機自2021年開始在IDC公布的出貨量榜單中就已被列入“others”的行列。2022年華為財報顯示,終端業務實現銷售收入2145億元,同比下降11.87%。從公司三大BG(業務集團)的業績數據來看,只有終端業務出現了同比下降。不過,與往年相比,今年華為已經恢復了產品交付節奏。
今年3月,華為終端公司首席運營官何剛曾表示:“面對很多約束,解決各種困難和問題以后,今年春天華為發布了P60,代表我們又回到了正常產品交付的節奏上。現在我們解決了各種困難和艱難險阻,往前邁了一步,我也相信未來在高端市場,華為還會走到第一。”
他還透露,華為已經替換了大量器件。“通過這個過程,讓我們整個供應體系更有連續性。”
調研機構IDC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2.7億部,同比下降15%,華為以675萬部的出貨量擠進前十,同比下降2.8%,市占率為2.5%;國內市場方面,華為同比逆勢增長6.8%,以8.8%的市占率排名第六。隨著手機產品發布節奏恢復,華為手機的份額逐漸回升。
不過,華為終端業務未來仍充滿著挑戰——5G芯片缺失依舊是消費者無法忽略的問題。今年3月,華為副董事長徐直軍曾表示,供應鏈遇阻使得我們的手機業務受到的影響最大,從世界第二到“Others”的行列,現在只能制造4G手機,如果想買到華為5G手機,要等美國商務部的許可,這樣才能制造華為5G手機。
6月13日,記者咨詢華為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客服了解到,目前店鋪在售的華為5G手機比較少,只有三款型號,分別為:Nove 8 pro、Mate40 RS保時捷以及Mate30EPro。三款產品均顯示無貨,客服人員稱:“會有不定時補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