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06 23:06:44
芯片板塊即將迎來一支龍頭級標的。
2016年啟動運營的上海南芯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南芯科技,SH688484)即將登陸科創板。盡管成立時間僅有7年,不過南芯科技已經憑借自身實力產生一定虹吸效應,公司在IPO前已完成了8輪融資,D輪融資則引來元禾璞華、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光速中國、OPPO、英特爾等明星投資方。
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期間,南芯科技的營收規模由1.78億元增至13.01億元,增幅超7倍,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分析認為,南芯科技業績高速增長主要來自公司電荷泵芯片等核心產品市占率的快速提升,而這背后則是公司在該技術領域擁有充分的競爭優勢,是當仁不讓的國產電源和電池管理芯片的領先企業。
據了解,南芯科技采用戰略配售、網下發行與網上發行相結合的方式,首次公開發行6353萬股,拓展無線充電模擬前端IC和SoC型MCU,開發第三代GaN功率半導體器件的大功率充電芯片以及車規級BMS芯片等,豐富自身的產品線,完善產品體系。這也意味著公司正搶抓市場機遇,向更廣泛、對技術要求更高的應用場景中滲透,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模擬與嵌入式芯片企業。
營收規模近3年增長7倍 明星資本青睞有加
芯片產業規模不斷擴容,催生了越來越多的細分賽道龍頭企業,南芯科技便是其中之一。
南芯科技是國內領先的模擬和嵌入式芯片設計企業之一,主營業務為模擬與嵌入式芯片的研發、設計和銷售,專注于電源及電池管理領域,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完整解決方案。截至目前,公司產品已廣泛應用于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腦、電源適配器、智能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領域,并持續向儲能電源、電動工具等工業領域及車載領域持續延伸。
招股書顯示,南芯科技成立于2015年,僅僅幾年時間便成長為電源芯片領域頭部企業。從公司發展脈絡來看,這源自對產業高度敏感度和強大的技術突破能力,最早抓住了USB PD快充在消費類電源領域普及的產業趨勢。
南芯科技的招股書披露,2020年至2022年期間,南芯科技的營收規模由1.78億元增至13.01億元,增幅超7倍,三年復合增速高達170%,同期公司歸母凈利潤也由負值飛速增至2.46億元。
而以2019年至2021年的營收來看,其營收分別為1.07億元、1.78億元、9.8億元,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202.59%;同期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0.1億元、-0.08億元、2.44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0.12億元、-0.14億元、2.37億元,均實現大幅增長。
此外,在2022年盡管受到行業總體需求下降、行業競爭加劇影響,疊加2021年整體行業普遍缺芯現象逐步緩解——從而客戶下單回歸理性,南芯科技在種種不利因素下,依然實現逆勢增長,營收同比增長32.17%,歸母凈利潤達到2.46億元。
分析認為,南芯科技的高速成長主要來自公司電荷泵充電管理芯片等核心產品市占率的快速提升,這也是公司在該技術領域不斷深耕的結果,據公司2022年上半年數據顯示,電荷泵充電管理芯片營收占比超7成。
資料顯示,南芯科技最初以USB PD作為切入點,目前已從通用充電管理芯片和DC-DC芯片逐漸拓寬至包括充電協議芯片、無線充電管理芯片、ACDC芯片、電荷泵充電管理芯片、鋰電管理芯片在內的完整產品線,各產品線下的產品系列不斷補充完善并更新迭代。
在通用充電管理芯片領域,南芯科技是國內最早實現大規模量產升降壓充電管理芯片,以及最早在筆記本電腦領域推出產品并實現量產的公司之一。在AC-DC芯片領域,南芯科技掌握GaN差分直驅技術,在國內實現較早推出并量產GaN直驅控制器、GaN集成的控制器。
具體而言,南芯科技在成長路徑上成功抓住了USB PD充電的產業變革,并專注于其中的高價值芯片進行單點突破;進而利用強勢單品綁定大客戶,不斷導入并完善產品矩陣;提供充電端到設備端的完整解決方案。
根據Frost & Sullivan研究數據顯示,以2021年出貨量口徑計算,南芯科技電荷泵充電管理芯片位列全球第一,升降壓充電管理芯片位列全球第二、國內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南芯科技在細分領域的優異表現在贏得業績爆發式增長的同時,也引來了投資界大咖的關注。招股書披露,其股東列表中包括順為資本、小米、OPPO、紅杉、安克創新、元禾璞華、紫米、英特爾等知名公司和基金。
研發賦能 提升企業競爭門檻
翻閱南芯科技招股書,明星公司不僅僅出現在股東列表上,其客戶榜單同樣亮眼。
南芯科技采用“經銷為主,直銷為輔”的經營模式,經銷模式下的銷售收入占比在9成以上。在手機領域,南芯科技是同類公司中少有的電荷泵產品同時進入榮耀、OPPO、小米、vivo、moto等國內所有主流手機品牌的企業,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司電荷泵產品未來的市占率及規模。
此外,在工業領域,南芯科技的產品已進入大疆、海康威視、TTI等品牌;在汽車領域,產品則已搭載在沃爾沃、長城、比亞迪、現代、長安、吉利等國內外車企的部分車型上。
南芯科技的各類產品之所以能得到一線市場的充分認可,背后是公司對研發技術的重視。
招股書披露內容顯示,2022年南芯科技的研發投入約1.86億元,在全年營收中占比14%,公司研發投入一直保持在行業較高水平。此外,公司董事長阮晨杰作為知名的80后創業新銳,其個人擁有復旦大學微電子學碩士學位和17年芯片設計行業從業經驗。目前公司有超200名研發人員,占比達50%左右,其中碩博以上學歷占比約60%,研發人員的規模及占比在同業中均處于領先地位。
研發上的重金投入也為南芯科技的專業技術領域獲得頗多認可。截至2022年6月30日,南芯科技獲得的境內專利已達到54項(均為發明專利),境外專利1項;并另獲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59項。目前公司在專利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技術實力方面已具備國內市場競爭力,且核心技術全部來自自主研發。
除了在技術上深練內功外,南芯科技還在產品結構上下足了功夫,其實現了從供電端到設備端的產品覆蓋,進一步增強客戶黏性,并為自身構筑更高的競爭門檻。
分析認為,目前全球模擬芯片國際市場的份額主要被歐美廠商占據,在此形勢下,細分領域的突破無疑成為了國內企業破局的重要方向。而端到端的完整解決方案能夠幫助公司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與客戶加強合作,這也將有望為公司在多個下沉領域的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南芯科技在技術和產品結構上所下的功夫,充分體現在高于同業的毛利率上。2019年-2021年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7.80%、36.37%、43.07%。其中電荷泵充電管理芯片盈利能力表現最強,2021年毛利率高達60.41%,相比2020年提高了41.13個百分點,高于同業其他公司。
發力車規級芯片 雙輪驅動
盡管南芯科技在電荷泵充電管理芯片領域擁有超強競爭力,不過公司還在提高自己的防火墻。
作為模擬芯片中的重要類別,近年來電源管理芯片的市場規模正處于快速增長階段。據Frost & Sullivan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至2021年期間,全球電源管理芯片市場規模已由223.0億美元增長至378.7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4.2%,而目前中國市場在其中的占比已達到36.3%,市場需求呈現出快速擴張形勢。
近年隨著下游通訊、消費電子、工業、儲能、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技術快速發展,市場對其性能需求不斷提升,推動電池管理芯片向高精度、低功耗、微型化、智能化方向演變,同時促進了全球電池管理芯片市場的持續增長。Frost & Sullivan也預計,中國電源管理芯片仍將保持增長態勢,2021~2026年增長率將達到7.53%,2026年市場規模預計為1284.4億元。
廣闊的市場前景下,南芯科技也有意通過資本市場拿下更大的市場。資料顯示,公司擬募資16.58億元,用于“高性能充電管理和電池管理芯片研發和產業化項目”“高集成AC-DC芯片組研發和產業化項目”“汽車電子芯片研發和產業化項目”“測試中心建設項目”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募投項目中除了強化現有業務和補充流動資金外,汽車電子芯片研發和產業化項目則另一大亮點。
據了解,得益于智能汽車滲透率提升,自動駕駛和智能駕駛艙等智能化功能在汽車上的廣泛應用,與數字化顯示、人車交互及ADAS相關的芯片,如顯示屏電源、背光驅動、USB車載充電、系統及攝像頭供電等需求,將大幅增加,汽車電子領域被業界公認為未來另一大藍海。
南芯科技表示,公司將以前裝車充為切入點,在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儀表系統、輔助駕駛系統進一步豐富產品類型,拓寬應用場景,未來公司還將進一步布局新能源汽車電動與動力總成相關的DC-DC、BMS等領域,將此前在高端消費電子市場鍛煉出的快速迭代能力等競爭優勢向汽車電子和泛工業領域進一步遷移。
不久的未來,南芯科技將逐漸成長為領先的模擬和嵌入式全領域發展的平臺型公司。文/黃亮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