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08 22:11:11
每經記者|李娜 每經編輯|彭水萍
歷經大半年,中融基金股權轉讓的最后買家終于浮出水面。
2月7日晚,國聯證券公告擬收購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計劃收購100%股權,以達到最終取得中融基金控股權的目標。
至此,國聯證券的公募業務版圖也清晰起來。公開資料顯示,國聯證券為中海基金第二大股東,持有其33.409%股權,若此番順利拿下中融基金100%的控股權,資管子公司成立后再獲得公募基金牌照,其公募版圖的“一參一控一牌”布局將得以完整,公司的含基量指標將大幅提高。
某券商非銀分析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個事情可以從多個層面來看,就國聯證券這家上市公司而言,收購一家公募基金,對于整個財富管理的業務布局意義很大。因為本身國聯證券的一個很重要的特色標簽就是財富管理,之前在投顧業務和投顧產品這塊做得不錯,如果再加上公募基金這塊短板補齊,那么在整個財富管理方向上,我覺得可能還會做出很不一樣的東西。”
補齊公司業務短板
加快布局公募業務,國聯證券正在行動。
2月7日晚,為彌補公募基金牌照空缺,國聯證券發布公告稱,擬通過摘牌方式收購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所持有中融基金51%股權(掛牌底價為15.04億元),最終成交價格由競價結果確定。在取得中融信托所持有中融基金51%股權的前提下,公司將通過協議受讓方式收購上海融晟所持有中融基金49%股權,受讓價格將參考經國資評估備案結果且不高于14.45億元。以達到最終取得中融基金控股權的目標。
公開資料顯示,中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5月,注冊資本7.5億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中融基金資產總額人民幣12.29億元,凈資產11.06億元;2022年1~9月,中融基金實現營業收入3.36億元,凈利潤624.92萬元,扣非凈利潤907.31萬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融基金資產管理規模為1107.54億元,在152家持牌機構中排在第46位。具體來看,權益類基金為121.08億元,債券型基金為713.91億元,貨幣型基金為270.2億元,另類投資為1.76億元。
國聯證券表示,相較于新設公募基金,通過收購方式有助于公司在較短時間內獲取成熟公募基金牌照,節省團隊搭建、系統投入,縮短業務培育周期。本次收購將有助于公司快速獲取公募基金牌照,補齊業務短板,提升整體綜合金融服務能力,深化泛財富管理轉型,并與公司現有資源優勢整合,完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提升整體經營效益。
具有行業標志意義
毫無疑問,若國聯證券收購中融基金成功,其公募業務版圖將進一步完整。
公開資料顯示,國聯證券為中海基金第二大股東,持有其33.409%股權。中海基金成立于2004年3月18日,前身為國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注冊資本為1.47億元人民幣。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中海基金目前資產管理規模只有149.72億元。
近年來,券商成立資管子公司申請公募牌照已成為必選項。國聯證券曾發布公告,擬出資10億元設立全資資管子公司,投資標的名稱暫定為國聯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若再拿下公募基金牌照,那么國聯證券將完成“一參一控一牌”布局。
相關公告顯示,其交易定價依據的審計報告、評估報告基準日均為2021年12月31日。中融基金股東全部權益價值評估結果約為29.48億元,較賬面價值增值18.48億元,增值率為168.03%。據此,中融基金51%股權對應權益評估值為15.04億元。
在前述券商非銀分析人士看來,本次國聯證券收購還有另外一個層面的意義。“對于行業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標志意義,就一家上市公司收購中融基金,收購資金有30億元,然后7000多萬元的利潤,整體的估值其實很高。40多倍的估值,那么也就意味著它給了我們整個公募基金行業和公募基金標的一個定價錨。那么在這個定價錨的基礎上的話,就是說,券商系下邊的整個公募基金體量足夠大,給券商其實帶來一個很重要的估值重估的窗口。”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