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06 19:47:54
◎2月6日起,團隊出境游試點開始,當天凌晨,全國相關出境旅游團隊從各地陸續出發。中旅旅行的首發團就是其中之一,15位游客將前往新加坡旅游。該團導游介紹:“新加坡當地旅團他們都說興奮到睡不著覺了,希望能盡快見到我們,確實也是3年沒見到境內游客了。”
每經記者 楊卉 每經編輯 文多
2月6日一早,15名游客齊聚北京首都機場T3航站國際出發口,在期待中整裝待發。
作為中國旅游集團旗下旅行社、中旅旅行的首發團,這些游客將搭乘國航CA111航班,在中國香港轉機,最終抵達新加坡,開啟4晚5天的旅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機場看到,首發團游客年齡層豐富,既有退休后一起出游的夫妻倆,也有請假結伴出游的90后。中旅旅行新加坡首發團領隊李楠介紹,此次恢復出境團隊游,對自己及所有從業者都是一個十分振奮的好消息,“新加坡本地的地接社也很高興(能)接待中國境內游客,并準備了一些小禮物,昨晚(5日)都興奮到睡不著覺,希望能盡快見到我們。”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楊卉 攝
凌晨5點,陳鈴的鬧鐘響起,一場久違的出游召喚著她起床。簡單梳洗后,陳鈴拎上行李箱向首都機場進發。作為這場出游的提議者,她要在那里與“小姐妹”們匯合。
凌晨五六點的北京,天色未明,路燈在街上投下一道長長的光,將趕路的行人甩在身后。此前,中國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宣布,2月6日起,試點恢復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中國公民赴20個國家的出境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
暌違3年,首都機場T3航站樓終于又迎來了出境團隊游客。
陳鈴參加的“首發團”由中旅旅行組織,共有15名游客參與成團,成人價格為11999元/人,屬于小型精品團。
首都機場里,帶著同樣激動心情的游客們很快打成了一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注意到,排隊領取登機牌的過程異常順利,這要得益于機場此次特意為旅行團安排的“專門窗口”。
從一個月前得知出境團隊游復蘇的消息后,出國玩的念頭就在陳鈴的心里瘋長。
在網上將目的地機、酒報價對比一番后,陳鈴發現,盡管自己對于這趟珍貴的行程不設預算,但跟團游的形式明顯要更劃算。“再加上3年沒有出國玩了,可能很多流程已經變了。跟團就非常省心,一些細節,如簽證、機票、酒店等,都會有團隊幫忙處理。”
沒多久,她就在朋友圈刷到了熟悉的旅行社發布的跟團游產品。在陳鈴看來,這趟新加坡的行程非常合適、天數也非常合適、價格也符合自己的心理預期,太多的合適湊到眼前,陳鈴知道,這趟旅程等不了。
“三年沒有出去(出境)玩了,激動的心情已經抑制不住了。目前比較期待的是當地的美食和文化,聽說那邊有很多好吃的,還是充滿期待的。”為了實現這趟周一出發的特殊旅行,陳鈴還和公司請了假。讓她激動的是,這不僅是疫情后的首次出境游,更是她和小姐妹時隔三年的重新集結。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楊卉 攝
與久不同行的小伙伴不一樣,游客群里,殷叔叔和他的愛人始終“粘”在一起。不過,雖然有領隊陪同指導,在填寫機場的出行報備時,兩人還是有點“懵”。
殷叔叔的手機明顯是調整過的,大大的字號更適合中老年人使用。在他人的幫助下,殷叔叔順利完成了行程報備,填寫“旅居起始日期”一欄時,阿姨還笑著打了殷叔叔一下,“我就說要填這個吧!別忘了截圖,后面要用的!”
完成所有信息填報后,殷叔叔獲得了一個大大的“有效”。
等待的間歇,他還跟記者談起,他們老兩口都已退休,已經同游過不少國家,過上了灑脫的生活。相濡以沫的夫妻,在國外感受山水人文的同時,也感恩著彼此的一路扶持。
上一次夫妻倆一塊出國旅游,已經是2019年4月份的事,“三年了,想出去看看”。被問到這次出游是否擔心溝通障礙,殷叔叔告訴記者,無論到哪個國家都會有些語言上的障礙,但從其此前的旅行經歷來看,國外服務人員大多都會說中文。
語言不是問題,殷叔叔更在意在外的疫情防護。北京感染人數最多時,靠著勤消毒、多洗手、少扎堆,殷叔叔一家三口也成功闖進決賽圈。談及現今國外的疫情形勢,以及不同的防疫認知,殷叔叔謹慎地說道:“防護一定要做好,在房間多開窗通風,出門戴口罩,在外還是小心些。”
不過,在意歸在意,他并不為此過多擔憂,反而很樂觀。“前一陣我去醫院縫針,口罩不方便,摘下來處理完傷口用了好長時間,到處都是人也沒有感染,可能我就是抵抗力好呢,不用太擔心!”
話是這么說,最終選擇這趟新加坡之旅,殷叔叔的心理路程還挺復雜。他最初看上的是4月18日出發,歷時18天,周游三個國家的一趟郵輪之旅。“算是公司給到的福利吧。(這次)最初的時候我們選擇的是郵輪游,但簽證沒能辦下來,后面看到了這個團的信息。以前就走過中旅旅行的團,還是很信任的,所以就報名了。”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楊卉 攝
整個首發團中,最忙的無疑是舉著旗子的李楠。
這份忙碌對她來說反倒很甜蜜。
李楠之前的職務并不是導游,但無論是協助游客填報信息,還是幫助整理行李,她都表現得熟練且順手。李楠在團隊中原本的職務是管理東南亞出境游,做線路策劃和產品研發。這趟行程中,她同時擔任導游和領隊,另外還要和地接社溝通。
3年沒開出境團,李楠和她的團隊一直轉戰在境內業務上。辦公室坐久了,就格外珍惜難得的出行。
再次確認團隊游客都已經完成信息填報并清點人數后,李楠帶著大家走上了從值機柜臺到安檢口的通道。
“下面請大家跟隨我前往安檢通道。時隔三年再走這條路,相信大家都很激動。”這句話,她既是說給游客,也是說給自己。
心潮澎湃的不僅是李楠。據她介紹,新加坡當地地接社也十分看重這次行程,和即將到來的中國游客。“新加坡那邊的地接社準備了很多小禮物,等待大家出行。昨晚我和地接社負責人聊天的時候,他們都說興奮到睡不著覺了,希望能盡快見到我們,確實也是3年沒見到境內游客了。”
三三兩兩擠在一處的游客們,有的是家人、有的是朋友、有的是戀人。懷揣著喜悅出門,最終能擁抱了安逸回家,對出游的旅人來說,就是得到了一次觸摸幸福的體驗卡。
(文中陳鈴為化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