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27 22:43:05
◎會議指出,在第四季度,緩繳耕地開墾費、污水處理費等14項行政事業性收費,規模530多億元;緩繳各類工程質量保證金,規模約630億元。
◎部署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擴面增效舉措,激發市場活力,便利群眾生活。
每經記者|李可愚 每經編輯|陳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和保證金實行緩繳,幫助市場主體減負紓困;部署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擴面增效舉措,激發市場活力,便利群眾生活;部署抓好秋糧收獲和加強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措施,確保秋收入庫,提升農業生產能力;確定對政策支持、商業化運營的個人養老金予以稅收優惠,滿足多樣化需求;通過《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草案)》。
會議指出,在第四季度,緩繳耕地開墾費、污水處理費等14項行政事業性收費,規模530多億元;緩繳各類工程質量保證金,規模約630億元。
會議指出,穩增長穩就業保民生,關鍵要保市場主體。要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針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制造業實際困難,加大紓困力度。
在第四季度,緩繳耕地開墾費、污水處理費等14項行政事業性收費,規模530多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多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均提及緩繳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內容。
6月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系統梳理本領域涉及企業、個體工商戶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和保證金,原則上緩繳一個季度,不收滯納金。
8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明確,對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緩繳一個季度。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緩繳各類工程質量保證金,規模約630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建筑領域,建設工程質量保證金是指發包人與承包人在建設工程承包合同中約定,從應付的工程款中預留,用以保證承包人在缺陷責任期內對建設工程出現的缺陷進行維修的資金。
2017年6月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提出,從當年7月1日起,將建筑領域工程質量保證金預留比例上限由5%降至3%。
隨后,2017年6月20日,新修訂的《建設工程質量保證金管理辦法》對外發布。該《辦法》規定,發包人應按照合同約定方式預留保證金,保證金總預留比例不得高于工程價款結算總額的3%。合同約定由承包人以銀行保函替代預留保證金的,保函金額不得高于工程價款結算總額的3%。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通過微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此類資金的管控政策松動,客觀上是對建筑企業資金方面的寬松導向,有助于建筑企業獲得更多的資金,有助于改善經營環境。
嚴躍進還對記者指出,有關政策還體現了當前穩定工程投資、確保建筑企業負擔減少、積極推進工程動工的導向。可以預期的是,通過相關政策的落地,建筑企業將獲得減負的效應,施工節奏自然會加快。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此次會議還部署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擴面增效舉措。
會議指出,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重要舉措,有利于降低辦事成本,激發市場活力,便利異地工作生活。會議決定,一是新增22項覆蓋面廣、辦理頻次高的跨省通辦事項。對企業,實現電子繳稅、完稅證明開具等跨省通辦;對個人,實現臨時身份證辦理、居民養老保險登記等跨省通辦。二是推動更多跨省通辦事項網上辦、一次辦,通過幫辦代辦等滿足老年人線下辦事需求。三是依法保護個人隱私和企業商業秘密。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43479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