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29 23:04:07
◎首席執行官戚小明表示:“我們有開發商的背景,確實也受到了部分影響,我們的開發商增值服務、智慧園區服務等等收入出現了一定程度下降,但我們自始至終都定位在一家走市場化發展之路,并且尋求高質量發展的獨立物業服務企業,我們要和管理方保持很好的密切關系,也要走我們自己市場化的道路。”
每經記者 包晶晶 每經編輯 陳夢妤
“物業與房地產開發具備一定的關聯性,但不論是政策導向,還是商業模式、業務屬性,物業與房地產開發都有顯著的區別,新城悅服務要在穩健關聯企業護航的背景下,堅持自身高質增長,逐步實現獨立市場化,鑄就高價值公司。”
8月29日,新城悅服務(01755HK,股價7.2港元,市值62.68億港元)召開2022年中期業績發布會,公司首席執行官戚小明、首席財務官左衛、首席戰略官尤建峰等出席。報告期內,新城悅服務收入約人民幣(下同)24.66億元,同比增長約31.4%;毛利達到約7.16億元,歸母凈利約3.6億元。
截至2022年6月30日,新城悅服務在管面積約172.2百萬平方米,較2021年末凈增加約18.7百萬平方米,其中來自集團第三方的面積占比約50.9%;集團的合約面積約297.0百萬平方米,占比約44%。
中報顯示,在新城悅服務收入中,物業管理服務收入為約13.93億元,所占收入比例約56.5%,較2021年同期增長約51.4%;社區增值服務收入6.25億元,占比約25.3%,同比增長約113.2%。
管理層透露,新城悅服務上半年在深耕城市開拓大后勤業務,相繼與蘇州海奧斯和天津金玉達成戰略股權合作。截至目前,新城悅服務已經實現了寫字樓、產業園、醫院、學校、公建等非居業態全覆蓋。上半年在“大后勤”拓展成果落地方面,高校領域,中標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大學等團餐項目;企業及辦公領域,中標中國移動多個區域樞紐、國家電投集團多個發電廠等后勤服務項目;醫院領域,中標北京大學濱海醫院等項目,也實現了太倉第一人民醫院、嘉善第三人民醫院由單一服務向大后勤綜合服務的內容延伸。預計鎖定明年收入約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智慧園區服務收入和開發商增值服務收入同比出現下滑,分別為1.74億元和2.74億元,下降幅度分別為36.3%和29.8%。
對此,戚小明坦言:“我們有開發商的背景,確實也受到了部分影響,我們的開發商增值服務、智慧園區服務等等收入出現了一定程度下降,但我們自始至終都定位在一家走市場化發展之路,并且尋求高質量發展的獨立物業服務企業,我們要和管理方保持很好的密切關系,也要走我們自己市場化的道路。”
但同時戚小明也強調,開發商強關聯的業務占比已經發生了顯著降低,收入端強關聯的業務占比只有18%,毛利占比更是連14%都不到。應該說,整體的房地產相關性弱化趨勢相當明顯,和房地產非關聯的業務均保持了良好增長,已經形成增長曲線。
截至2022年6月30日,新城悅服務毛利達到約7.16億元,較2021年同期約5.75億元增長約24.6%;毛利率29%,較2021年同期的30.6%下降1.6個百分點;核心歸母凈利潤達到約3.6億元,較2021年同期增長約30.1%。
對應收賬款較2021年末增長,左衛回應稱:“第一,從物業企業的應收賬款回款特點而言,通常年末的應收賬款會小于中期應收賬款;第二,關聯方回款2021年中期是3.69億元,同比增加1.6%,上海今年4-5月全程封控導致部分付款審批流程的進展較慢;第三,并購子公司的應收賬款相較2021年中期的應收賬款1.15億元,增加了1.2億元,原因是2021年中期并表的并購子公司數量達到10家,而2022年中期并表的并購子公司數量還只有4家;此外,如果不考慮收并購子公司的應收物業管理費,2022年中期同比是增加38%,基本上和公司的物業管理費收入增速保持一致。”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40194332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