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2uuuc"></strike>
<th id="2uuuc"><menu id="2uuuc"></menu></th>
<sup id="2uuuc"></sup>
  • <samp id="2uuuc"><tbody id="2uuuc"></tbody></samp>
    <ul id="2uuuc"><tbody id="2uuuc"></tbody></ul>
    <samp id="2uuuc"><tbody id="2uuuc"></tbody></samp>
    <samp id="2uuuc"><tbody id="2uuuc"></tbody></samp>
  •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Q1營收2055.6億元:當用戶增長不再是首要追求 阿里未來還有哪些可能?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05 12:24:11

    ◎若想穩住如今的市場地位,阿里遠未到高枕無憂之日。面對不同特征的電商平臺此起彼伏的競爭,阿里的策略是:在消費者側,不斷強化淘寶作為消費主陣地的認知,提供豐富多樣的“場”的體驗,建設多樣化的消費矩陣;在商家側,為商家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服務,強化商家可持續經營主陣地的角色。基于這樣的考慮,進一步積極投入到用戶心智的建設,以及物流、售后服務等關鍵的用戶體驗和能力建設,將是阿里長期堅持的消費策略。

    每經記者 陳婷    每經編輯 劉雪梅    

    在擁有了10億消費者之后,阿里下一步將邁向哪里?

    8月4日晚,阿里巴巴集團(以下簡稱“阿里”)公布2023財年第一季度(自然年2022年二季度)業績,數據顯示,阿里季度收入2055.6億元,經調整EBITA同比下降18%至人民幣344.19億元,調整后凈利潤302.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0%。

    截至8月4日美股收盤,阿里(BABA,US)收盤價97.43美元,同比上升1.79%,總市值2580.08億美元。

    這一季度,一年一度的天貓618在阿里的刻意低調下落下帷幕。財報提及,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季度,淘寶和天貓的在線實物商品GMV(剔除未支付訂單)同比錄得中單位數下降,主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反覆,以及其導致4月和5月大多時候供應鏈和物流中斷所影響。

    阿里表示,5月下旬,隨著物流運力正常化,GMV正在恢復,這得益于商家和忠實消費者對天貓618的大力支持所推動。天貓618實現了支付GMV同比正增長。

    在“穩”住電商大盤的同時,阿里也到了需要思考下一步該如何走的時刻。

    “在消費領域,阿里將發揮遠、中、近場相結合的數字商業基礎設施的優勢,做好用戶分層,聚焦不同消費群體確定性的消費需求。”在隨后的電話會議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在上個財年底,阿里已經實現了“服務10億國內消費者”的目標。

    張勇強調,在未來,阿里將聚焦不同消費群體份額的增長,而不再追求國內用戶絕對規模的增長。

    當用戶增長不再是至高追求,已然是一個龐然大物的阿里,未來還將有哪些可能。

    中國零售商業客戶管理收入同比下降10%

    菜鳥外部收入占比提高至70%

    本季度財報,阿里業績的多項數據值得關注。

    作為阿里巴巴的營收大頭,本季度,來自中國零售商業的收入為1369.77億元,同比下滑2%。其中,客戶管理收入同比下降10%。

    阿里對此解釋稱,主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反復,以及其導致4月和5月大多時候供應鏈和物流中斷所影響,引致淘寶和天貓的在線實物商品GMV(剔除未支付訂單)同比錄得中單位數下降和取消訂單有所增加。

    受到用戶管理收入下降影響,阿里中國商業分部本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19.35億元,同比下滑1%;經調整EBITA為435.74億元,同比下降14%。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季度,阿里的直營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長8%至人民幣647.14億元,主要由于盒馬、天貓超市和高鑫零售受惠于在線購買食品、雜貨、快消日用品錄得強勁增長所帶動,部分被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線下銷售疲軟所抵銷。在本季度,盒馬和高鑫零售的在線銷售占比分別達到68%和36%。

    電話會議上,張勇還提及,本季度,盒馬GMV(商品銷售總額)季度同比增長超過30%。就自營業務,張勇認為,對阿里來講,在核心商業業務中,無論是自營還是第三方,用哪個方式消費者更滿意,就選擇哪個方式,“這是我們現在的經營思想。”張勇表示,盡管阿里也在做一部分自營的業務,但是阿里重新定義了自營業務,“我們不希望因為做自營業務而成為線上的零售商、供應商,成為品牌合作伙伴和消費者之間的一堵墻。”

    與此同時,阿里國際商業板塊同比增長2%,至154.51億元。國際零售部分,Lazada在東南亞的訂單實現10%的同比健康增長,Trendyol訂單同比增長46%。截至2022年6月30日,Trendyol通過其市場平臺服務超過22.5萬商家。

    此外,6月份季度,國際批發商業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Alibaba.com完成的交易額同比增長16%,主要受惠于工業品交易的穩健增長,部分被主要發達國家采購客戶因面對供應鏈中斷和零售渠道庫存增加,使其采購消費品的需求疲軟所抵銷。

    本地生活方面,阿里表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季度,本地生活服務整體訂單同比減少5%,主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及防疫措施的影響,令餓了么餐飲配送訂單減少所致,部份抵銷餓了么非餐配送訂單的穩健增長,以及高德訂單的強勁增長。

    菜鳥方面,當季總營收172.92億元,外部收入占比達到70%。主要增長來自向集團中國零售商業業務提供的物流履約解決方案和增值服務的收入增長,并有部分被國際零售商業業務中來自商家的收入減少所抵銷。

    在產業領域,本季度,抵消跨分部交易后阿里云收入同比增加10%,經調整EBITA連續七個季度實現盈利,反映了非互聯網行業客戶的增長復蘇。

    就用戶側,在消費領域,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的12個月,超過1.23億消費者在淘寶天貓年度消費超過人民幣10,000元,這些消費者的跨年活躍率約98%,與截至3月底的情況基本持平。截至2022年6月30日,88VIP會員規模達到2500萬。

    近期動作頻頻 將從拉新轉向用戶的分層分類運營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季度財報出爐之前,阿里動作頻頻。

    8月4日早間,阿里宣布,委任希慎興業集團有限公司執行主席利蘊蓮、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前主席吳港平為集團董事會獨立董事,于2022年8月4日起生效。在此委任后,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共有12名董事,其中7名為獨立董事,女性董事增至3名。

    7月26日,阿里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授權集團管理層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提交申請,將新增香港為主要上市地。在香港聯交所完成審核程序后,阿里將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及紐約證券交易所兩地雙重主要上市。

    在7月26日發出的致股東信中,張勇也提到,在2022年年初,阿里進一步明確了三大戰略——消費、云計算和全球化,作為阿里面向未來堅定不移的方向和指引。

    近期,阿里越來越多地談及“未來”二字。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在電話會議上,張勇表示,今后在消費端的工作重點是從絕對的用戶數規模增加,轉移到能夠服務好現有用戶。張勇認為,阿里所擁有的10億消費者已經覆蓋了中國幾乎所有的活躍消費者,下一步,是能夠服務好這些消費者,做好他們分層分類的運營,提升每一層用戶的錢包份額。

    下一步,阿里要去尋找新的增量。

    “在云計算領域,將聚焦不斷提升相關核心技術,聚焦服務好代表社會和產業發展大方向的行業和客戶。”張勇提出,阿里將繼續聚焦云計算、大數據和AI等領域核心技術能力的建設,聚焦產業互聯網帶來的巨大機會,挖掘符合未來發展方向的朝陽產業和客戶。

    “在全球市場,阿里巴巴將聚焦未來五到十年發展前景良好的國家和地區,聚焦本地化的能力建設,建立物流和云計算的基礎設施。”他說。

    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在微信上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現階段,電商基本都是深挖用戶全生命周期價值,留存再激活復購,增加忠誠。崔麗麗表示,阿里若想在電商領域維持住“一哥”身份,需要不斷從內部外部吸收新的內容,把自己變得與用戶同步,同時再經營云業務等其他支柱業務。

    添翼數字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通過電話向記者表示,新增用戶不可能持續地維持高速增長,這是一個客觀規律,因為市場滲透率已經非常高了,“阿里會進一步做大做強電商業務的利潤,更多可能來自于更高的客單價。也就是說,阿里需要讓每個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把垂直市場做起來。”

    胡麒牧認為,阿里未來的各種商業模式必定會基于其之前在發展過程中積聚的各大圈層,“用圈層嫁接到一些商業模式上,創造新的增長點。”

    他還表示,阿里現下正不斷積聚為產業端服務的能力,未來會轉向為產業數字化進行服務,“阿里在服務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上具備一定優勢,第一阿里有技術,第二,阿里商業生態上已經積聚了10億用戶,代表著精準的市場需求,在這些數據的基礎上,制造業的發展可以更具備彈性,倉儲物流都可以更加‘柔性’。”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則以微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阿里已經進入成熟期,不再拉新是正確的決策。

    他認為,對于阿里這樣的平臺,可以從兩個層面來拓展業務層面:其一,是向存量用戶挖掘更多價值。不過需要強調的是,提高消費者的客單貢獻并不只有用戶分層一條路徑,比如平臺自身降本增效,提高平臺的成交效率,比如向海外市場擴展獲得增量用戶,都是阿里可以推進的領域。

    “其二、也可以通過多元化來開拓業務。未來將對平臺經濟賦能企業,推動產業數字化方面開綠燈,也是平臺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盤和林說。

    多線發力 阿里的未來還有哪些可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當落實到阿里的各業務線,阿里其實已經對未來做了打算。

    阿里方面表示,面對不同特征的電商平臺此起彼伏的競爭,阿里的策略是:在消費者側,不斷強化淘寶作為消費主陣地的認知,提供豐富多樣的“場”的體驗,建設多樣化的消費矩陣;在商家側,為商家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服務,強化商家可持續經營主陣地的角色。基于這樣的考慮,進一步積極投入到用戶心智的建設,以及物流、售后服務等關鍵的用戶體驗和能力建設,將是阿里長期堅持的消費策略。

    在消費、云計算和全球化三大戰略方向,都能見到阿里的動作。

    就消費而言,張勇在電話會議上表示,近年來,隨著中、近場的數字商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進展,阿里巴巴在中國數字商業領域不同業務、不同模式之間的互補性開始顯現。

    “舉例來說,當淘寶天貓的服飾、消費電子等品類受疫情影響等表現不景氣時,我們的盒馬、餓了么等業務由于可以滿足疫情期間城市居民的食品、日用品等家庭基本所需,獲得了加快發展的機會。”張勇說。

    此外,淘寶天貓正聯合菜鳥,通過送貨上門進一步提升消費體驗,本季度約70%的菜鳥驛站提供送貨上門選擇,大家電、家裝等行業特色供應鏈解決方案滿意度高于同業。中國數字商業培育的新興業務持續進展,淘寶和淘特上的M2C(源頭直供模式)商品的支付GMV同比增長超過40%,淘菜菜GMV也增長迅速,同比超200%。

    7月26日,菜鳥CEO萬霖在年度會議上宣布,“以多種方式送貨上門”已經被列為菜鳥今年最重要的事之一。

    一度聲量貧乏的餓了么,開始找回“存在感”。據餓了么披露,今夏開啟的“猜答案免單”活動正在成為夏季消費激發、商家行業加速反彈的重要推動力之一。

    數據顯示,該活動至8月3日,已累計為消費者免單超350萬筆、訂單覆蓋了超60萬家餐飲商家。

    阿里財報顯示,本季度餓了么繼續專注于重點城市用戶運營及經營效率提升,平均訂單金額同比提升,單位經濟效益在季度內實現轉正。結合近期財報來看,餓了么已連續三季度在保持增長的同時,做到了經營效率改善。

    即時零售已經成為新的風口。張勇表示:“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圍繞重點城市的策略,建立餓了么‘從送外賣到送萬物’的用戶心智,并且繼續改善經營質量。我們對整個財年餓了么的虧損收斂也抱有信心。”

    全球化業務方面,記者了解到,菜鳥正持續加強國際物流建設,包括eHubs、干線、分揀中心以及最后一公里派送網絡,加強端到端的物流能力。

    財報顯示,6月,菜鳥在以色列新建一個自動化分撥中心,使得菜鳥自營的海外分撥中心總數增至10個。同時,菜鳥繼續推進海外本地化物流配送能力建設,在歐洲投入的智能快遞柜已經超過7700組。此外,菜鳥正在加速全面實現韓國跨境3日達,韓國消費者在全球速賣通購物,將和國內消費者享受同等的網購時效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在內容化上也在進行加碼。張勇表示,今天在阿里的平臺上,如手機淘寶的平臺上,超過一半的商品也許5年前都是用圖片文字來表達,而今天超過一半的商品是用短視頻來表達的。

    盤和林表示,國內電商平臺的競爭,不再是用戶注冊數量的競爭,即便人人都有淘寶賬號,但未必人人都在淘寶上購物,所以,其實電商平臺之間還是存在增量用戶爭奪,只是這些增量用戶不再是注冊數量,而是用戶在平臺的活躍度和成交的金額等等。

    “當前阿里需要締造一個內容入口,比如競爭對手抖音已經進入電商領域,那么作為行業對等策略,阿里也可以進入抖音的內容領域,競爭是相互的,而當前淘寶雖然有短視頻和直播,但這些內容多是圍繞商品,內容本身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不夠。所以,阿里可以重視一下內容板塊。”盤和林說。

    無疑,若想穩住如今的市場地位,阿里遠未到高枕無憂之日。

    封面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在擁有了10億消費者之后,阿里下一步將邁向哪里? 8月4日晚,阿里巴巴集團(以下簡稱“阿里”)公布2023財年第一季度(自然年2022年二季度)業績,數據顯示,阿里季度收入2055.6億元,經調整EBITA同比下降18%至人民幣344.19億元,調整后凈利潤302.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0%。 截至8月4日美股收盤,阿里(BABA,US)收盤價97.43美元,同比上升1.79%,總市值2580.08億美元。 這一季度,一年一度的天貓618在阿里的刻意低調下落下帷幕。財報提及,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季度,淘寶和天貓的在線實物商品GMV(剔除未支付訂單)同比錄得中單位數下降,主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反覆,以及其導致4月和5月大多時候供應鏈和物流中斷所影響。 阿里表示,5月下旬,隨著物流運力正常化,GMV正在恢復,這得益于商家和忠實消費者對天貓618的大力支持所推動。天貓618實現了支付GMV同比正增長。 在“穩”住電商大盤的同時,阿里也到了需要思考下一步該如何走的時刻。 “在消費領域,阿里將發揮遠、中、近場相結合的數字商業基礎設施的優勢,做好用戶分層,聚焦不同消費群體確定性的消費需求。”在隨后的電話會議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在上個財年底,阿里已經實現了“服務10億國內消費者”的目標。 張勇強調,在未來,阿里將聚焦不同消費群體份額的增長,而不再追求國內用戶絕對規模的增長。 當用戶增長不再是至高追求,已然是一個龐然大物的阿里,未來還將有哪些可能。 中國零售商業客戶管理收入同比下降10% 菜鳥外部收入占比提高至70% 本季度財報,阿里業績的多項數據值得關注。 作為阿里巴巴的營收大頭,本季度,來自中國零售商業的收入為1369.77億元,同比下滑2%。其中,客戶管理收入同比下降10%。 阿里對此解釋稱,主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反復,以及其導致4月和5月大多時候供應鏈和物流中斷所影響,引致淘寶和天貓的在線實物商品GMV(剔除未支付訂單)同比錄得中單位數下降和取消訂單有所增加。 受到用戶管理收入下降影響,阿里中國商業分部本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419.35億元,同比下滑1%;經調整EBITA為435.74億元,同比下降14%。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季度,阿里的直營及其他收入同比增長8%至人民幣647.14億元,主要由于盒馬、天貓超市和高鑫零售受惠于在線購買食品、雜貨、快消日用品錄得強勁增長所帶動,部分被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線下銷售疲軟所抵銷。在本季度,盒馬和高鑫零售的在線銷售占比分別達到68%和36%。 電話會議上,張勇還提及,本季度,盒馬GMV(商品銷售總額)季度同比增長超過30%。就自營業務,張勇認為,對阿里來講,在核心商業業務中,無論是自營還是第三方,用哪個方式消費者更滿意,就選擇哪個方式,“這是我們現在的經營思想。”張勇表示,盡管阿里也在做一部分自營的業務,但是阿里重新定義了自營業務,“我們不希望因為做自營業務而成為線上的零售商、供應商,成為品牌合作伙伴和消費者之間的一堵墻。” 與此同時,阿里國際商業板塊同比增長2%,至154.51億元。國際零售部分,Lazada在東南亞的訂單實現10%的同比健康增長,Trendyol訂單同比增長46%。截至2022年6月30日,Trendyol通過其市場平臺服務超過22.5萬商家。 此外,6月份季度,國際批發商業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Alibaba.com完成的交易額同比增長16%,主要受惠于工業品交易的穩健增長,部分被主要發達國家采購客戶因面對供應鏈中斷和零售渠道庫存增加,使其采購消費品的需求疲軟所抵銷。 本地生活方面,阿里表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季度,本地生活服務整體訂單同比減少5%,主要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及防疫措施的影響,令餓了么餐飲配送訂單減少所致,部份抵銷餓了么非餐配送訂單的穩健增長,以及高德訂單的強勁增長。 菜鳥方面,當季總營收172.92億元,外部收入占比達到70%。主要增長來自向集團中國零售商業業務提供的物流履約解決方案和增值服務的收入增長,并有部分被國際零售商業業務中來自商家的收入減少所抵銷。 在產業領域,本季度,抵消跨分部交易后阿里云收入同比增加10%,經調整EBITA連續七個季度實現盈利,反映了非互聯網行業客戶的增長復蘇。 就用戶側,在消費領域,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的12個月,超過1.23億消費者在淘寶天貓年度消費超過人民幣10,000元,這些消費者的跨年活躍率約98%,與截至3月底的情況基本持平。截至2022年6月30日,88VIP會員規模達到2500萬。 近期動作頻頻將從拉新轉向用戶的分層分類運營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季度財報出爐之前,阿里動作頻頻。 8月4日早間,阿里宣布,委任希慎興業集團有限公司執行主席利蘊蓮、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前主席吳港平為集團董事會獨立董事,于2022年8月4日起生效。在此委任后,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共有12名董事,其中7名為獨立董事,女性董事增至3名。 7月26日,阿里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已授權集團管理層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提交申請,將新增香港為主要上市地。在香港聯交所完成審核程序后,阿里將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及紐約證券交易所兩地雙重主要上市。 在7月26日發出的致股東信中,張勇也提到,在2022年年初,阿里進一步明確了三大戰略——消費、云計算和全球化,作為阿里面向未來堅定不移的方向和指引。 近期,阿里越來越多地談及“未來”二字。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在電話會議上,張勇表示,今后在消費端的工作重點是從絕對的用戶數規模增加,轉移到能夠服務好現有用戶。張勇認為,阿里所擁有的10億消費者已經覆蓋了中國幾乎所有的活躍消費者,下一步,是能夠服務好這些消費者,做好他們分層分類的運營,提升每一層用戶的錢包份額。 下一步,阿里要去尋找新的增量。 “在云計算領域,將聚焦不斷提升相關核心技術,聚焦服務好代表社會和產業發展大方向的行業和客戶。”張勇提出,阿里將繼續聚焦云計算、大數據和AI等領域核心技術能力的建設,聚焦產業互聯網帶來的巨大機會,挖掘符合未來發展方向的朝陽產業和客戶。 “在全球市場,阿里巴巴將聚焦未來五到十年發展前景良好的國家和地區,聚焦本地化的能力建設,建立物流和云計算的基礎設施。”他說。 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在微信上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現階段,電商基本都是深挖用戶全生命周期價值,留存再激活復購,增加忠誠。崔麗麗表示,阿里若想在電商領域維持住“一哥”身份,需要不斷從內部外部吸收新的內容,把自己變得與用戶同步,同時再經營云業務等其他支柱業務。 添翼數字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通過電話向記者表示,新增用戶不可能持續地維持高速增長,這是一個客觀規律,因為市場滲透率已經非常高了,“阿里會進一步做大做強電商業務的利潤,更多可能來自于更高的客單價。也就是說,阿里需要讓每個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把垂直市場做起來。” 胡麒牧認為,阿里未來的各種商業模式必定會基于其之前在發展過程中積聚的各大圈層,“用圈層嫁接到一些商業模式上,創造新的增長點。” 他還表示,阿里現下正不斷積聚為產業端服務的能力,未來會轉向為產業數字化進行服務,“阿里在服務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上具備一定優勢,第一阿里有技術,第二,阿里商業生態上已經積聚了10億用戶,代表著精準的市場需求,在這些數據的基礎上,制造業的發展可以更具備彈性,倉儲物流都可以更加‘柔性’。”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則以微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阿里已經進入成熟期,不再拉新是正確的決策。 他認為,對于阿里這樣的平臺,可以從兩個層面來拓展業務層面:其一,是向存量用戶挖掘更多價值。不過需要強調的是,提高消費者的客單貢獻并不只有用戶分層一條路徑,比如平臺自身降本增效,提高平臺的成交效率,比如向海外市場擴展獲得增量用戶,都是阿里可以推進的領域。 “其二、也可以通過多元化來開拓業務。未來將對平臺經濟賦能企業,推動產業數字化方面開綠燈,也是平臺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盤和林說。 多線發力阿里的未來還有哪些可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當落實到阿里的各業務線,阿里其實已經對未來做了打算。 阿里方面表示,面對不同特征的電商平臺此起彼伏的競爭,阿里的策略是:在消費者側,不斷強化淘寶作為消費主陣地的認知,提供豐富多樣的“場”的體驗,建設多樣化的消費矩陣;在商家側,為商家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服務,強化商家可持續經營主陣地的角色。基于這樣的考慮,進一步積極投入到用戶心智的建設,以及物流、售后服務等關鍵的用戶體驗和能力建設,將是阿里長期堅持的消費策略。 在消費、云計算和全球化三大戰略方向,都能見到阿里的動作。 就消費而言,張勇在電話會議上表示,近年來,隨著中、近場的數字商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進展,阿里巴巴在中國數字商業領域不同業務、不同模式之間的互補性開始顯現。 “舉例來說,當淘寶天貓的服飾、消費電子等品類受疫情影響等表現不景氣時,我們的盒馬、餓了么等業務由于可以滿足疫情期間城市居民的食品、日用品等家庭基本所需,獲得了加快發展的機會。”張勇說。 此外,淘寶天貓正聯合菜鳥,通過送貨上門進一步提升消費體驗,本季度約70%的菜鳥驛站提供送貨上門選擇,大家電、家裝等行業特色供應鏈解決方案滿意度高于同業。中國數字商業培育的新興業務持續進展,淘寶和淘特上的M2C(源頭直供模式)商品的支付GMV同比增長超過40%,淘菜菜GMV也增長迅速,同比超200%。 7月26日,菜鳥CEO萬霖在年度會議上宣布,“以多種方式送貨上門”已經被列為菜鳥今年最重要的事之一。 一度聲量貧乏的餓了么,開始找回“存在感”。據餓了么披露,今夏開啟的“猜答案免單”活動正在成為夏季消費激發、商家行業加速反彈的重要推動力之一。 數據顯示,該活動至8月3日,已累計為消費者免單超350萬筆、訂單覆蓋了超60萬家餐飲商家。 阿里財報顯示,本季度餓了么繼續專注于重點城市用戶運營及經營效率提升,平均訂單金額同比提升,單位經濟效益在季度內實現轉正。結合近期財報來看,餓了么已連續三季度在保持增長的同時,做到了經營效率改善。 即時零售已經成為新的風口。張勇表示:“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圍繞重點城市的策略,建立餓了么‘從送外賣到送萬物’的用戶心智,并且繼續改善經營質量。我們對整個財年餓了么的虧損收斂也抱有信心。” 全球化業務方面,記者了解到,菜鳥正持續加強國際物流建設,包括eHubs、干線、分揀中心以及最后一公里派送網絡,加強端到端的物流能力。 財報顯示,6月,菜鳥在以色列新建一個自動化分撥中心,使得菜鳥自營的海外分撥中心總數增至10個。同時,菜鳥繼續推進海外本地化物流配送能力建設,在歐洲投入的智能快遞柜已經超過7700組。此外,菜鳥正在加速全面實現韓國跨境3日達,韓國消費者在全球速賣通購物,將和國內消費者享受同等的網購時效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在內容化上也在進行加碼。張勇表示,今天在阿里的平臺上,如手機淘寶的平臺上,超過一半的商品也許5年前都是用圖片文字來表達,而今天超過一半的商品是用短視頻來表達的。 盤和林表示,國內電商平臺的競爭,不再是用戶注冊數量的競爭,即便人人都有淘寶賬號,但未必人人都在淘寶上購物,所以,其實電商平臺之間還是存在增量用戶爭奪,只是這些增量用戶不再是注冊數量,而是用戶在平臺的活躍度和成交的金額等等。 “當前阿里需要締造一個內容入口,比如競爭對手抖音已經進入電商領域,那么作為行業對等策略,阿里也可以進入抖音的內容領域,競爭是相互的,而當前淘寶雖然有短視頻和直播,但這些內容多是圍繞商品,內容本身對于消費者的吸引力不夠。所以,阿里可以重視一下內容板塊。”盤和林說。 無疑,若想穩住如今的市場地位,阿里遠未到高枕無憂之日。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软件|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 小泽玛丽无码视频一区| 无码成人一区二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软件|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性色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性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永久中文无码精品综合 |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无套无码av电影| 黄色成人网站免费无码av| 日韩精品专区AV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最新国产精品无码| 东京热人妻无码人av| 深夜a级毛片免费无码|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系列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中文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亚欧无码精品无码有性视频|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无码亚洲成av人|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日韩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无码乱人伦|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性色AV无码中文AV有码VR|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码中文|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99无码精品二区在线视频|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中文AV人妻AV无码中文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