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20 22:15:06
◎麟龍股份表示,近日有傳聞稱“麟龍有轉板希望”,與實際情況不符。公司在積極籌劃上市,但尚未對上市方式、板塊等事項進行審議,也暫未與保薦機構簽署相關協議,不存在利用未公開信息進行股票交易的行為。
每經記者 李少婷 每經實習記者 楊卉 每經編輯 陳俊杰
7月20日下午,新三板掛牌公司麟龍股份(NQ430515,股價3.31元,市值1.91億元)發布公告稱,近日有傳聞稱“麟龍有轉板希望”,與實際情況不符。公司在積極籌劃上市,但尚未對上市方式、板塊等事項進行審議,也暫未與保薦機構簽署相關協議,不存在利用未公開信息進行股票交易的行為。
7月19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撥打了公司公開的董秘電話,談到發布消息的網友身份,接線員工稱從股民ID上看不出什么。至于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消息是否會影響公司股價,上述員工表示還需看后續走勢。不過他也坦言,“我們這兩天的股票價格漲的比較多。”
7月19日,東方財富股吧論壇有網友發消息稱:“麟龍有轉板希望,好好把握”。7月20日,麟龍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一直以來都在積極籌劃上市事宜,并與中介機構研討上市可行性,但董事會尚未對上市方式、上市板塊等事項進行審議,暫未與保薦機構簽署相關協議。公司董事會認為上述內容目前不符合公司實際情況。
麟龍股份在公告中稱,公司董事會確認,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不存在接受新聞媒體采訪,向其提供尚未披露信息的情況,不存在利用未公開信息進行股票交易的行為,上述傳播內容不來源于公司。
7月19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撥打了該公司公開的董秘電話,談到發布消息的網友身份,接線員工稱:“(發消息的)股民從ID上是看不出什么的,有時股票價格低迷,股民就會在股吧里傳一些消息,一來試圖提振股價,再有就是表達自己的希望。”
至于不符合實際情況的消息是否會影響公司股價,接線員工表示還需看后續走勢。不過其坦言,“我們這兩天的股票價格漲的比較多。”
公開信息顯示,麟龍股份成立于2011年,主要從事證券分析軟件的研發、銷售和金融信息服務,2014年起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
根據麟龍股份在2021年年報中的說法,公司的收入大部分來源于證券分析軟件銷售和證券投資咨詢服務。2021年9月,在最新監管要求下,公司對其證券類軟件業務進行了調整,由子公司承接全部證券類軟件的業務,以確保業務的合規性。調整后,母公司麟龍股份主要實施控股型職能和產品創新研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翻閱年報發現,2021年麟龍股份實現營業收入4.95億元,同比上升22.75%;凈利潤為1.90億元,同比上升37.30%。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為12.65億元。面對上漲的業績,麟龍股份給出的原因為,公司加大品牌推廣力度,獲客渠道多元化,證券投資咨詢業務收入提高,公司去年主要產品銷售收入有大幅增長。
不過,盡管表示看好行業和市場,但談及技術人員流失和技術泄密的風險時,麟龍股份也在年報中坦言,公司作為軟件企業,對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的依賴性非常強,現有的產品均是公司通過對證券市場交易行情數據深入研究和分析、持續開發測試的結果。當前,公司多項產品和技術均處于研發階段,核心技術人員的穩定及核心技術保密對公司來說尤為重要。
此外,麟龍股份還進一步指出,產品的研發活動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若公司在產品研發過程中出現選擇偏差、對用戶需求判斷失誤,對市場發展趨勢把握不準,導致新產品缺乏競爭力,難以實現預期收益,前期研發投入可能無法收回,因此公司還面臨著技術和產品未進行創新或者創新失敗的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66942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