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7-15 22:22:46
◎“影像天府,其實是創造天府影像。就是用影像去記載或表現天府之國——成都。這是新時代的新表達。”
◎“現在短視頻的內容和形式多樣化。對于大量的UGC用戶,都是巨大的機會。尤其在垂直領域里面,會有很多可創作的空間。”
每經記者|丁舟洋 每經編輯|梁梟
公園蟬鳴夏日長,芙蓉倒影入錦江。
在這個火熱的季節,7月15日,第四屆影像天府·城市短視頻創攝大賽在成都正式拉開帷幕,本屆大賽由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指導,成都傳媒集團、成都市廣播電視臺支持。
以“發現成都之美”為主題,本屆大賽向全球優質創攝機構、個人,發出誠摯的邀請,參與這場精彩紛呈的光影盛宴,持續提升成都世界文化名城的新魅力。此外,今年主辦方還將持續推行天府種子計劃,希望更多影視機構、創攝團隊、優質企業以及優質的創攝家們加入天府種子計劃,充分發揮創新力、創造力,充分講述成都故事,傳遞成都聲音,闡釋天府文化的魅力。
評委會設置方面,除了根據每期小組賽命題定向邀請文化影視傳媒及相關行業知名人士擔任專業評委外,本屆大賽還特別邀請到了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上海電影家協會主席任仲倫;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青工委主任、著名導演白一驄等國內行業大咖擔任終審評委。
第四屆影像天府·城市短視頻創攝大賽啟動儀式現場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成都是千年古都,又是充滿活力的青春之城。”張丕民在啟動儀式致辭,“作為新型的傳播工具,短視頻符合當下大眾的觀看習慣。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城市短視頻,更是向外界展示了一個非常精彩的切面。我相信從中誕生的精品短視頻,將成為架起成都與世界交流的文化之橋。”
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作為大賽終審評委,任仲倫在現場提出了對本屆作品的期待。在他看來,大賽倡導真實來源生活,而非虛構或想象;講述發光故事,而非表達其他主題;故事相對完整,而非只言片語或毫無邏輯。其實,就是倡導用新的思想、新的創作,去書寫這座城市新的生活、新的人物。
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上海電影家協會主席任仲倫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影像天府,其實是創造天府影像。就是用影像去記載或表現天府之國——成都。這是新時代的新表達。自2019年以來,影像天府之所以成為持續時間最長、參與人數和作品最多、影響最大、成長最快的影像賽事。其原因和動力皆來源于此。”任仲倫說。
四川瑞福視息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王濱(往屆短視頻創攝大賽參與者)分享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據每日經濟新聞董事長、總編輯聞達介紹,這三年時間收獲很多精彩作品,比如《如何讓一個人留在成都》《串串》《成都出差注意手冊》等多部高傳播度的爆款作品。“我們收獲的參賽作品數量不斷創新高,今天我們發布大賽品牌VI系統,精心塑造品牌標桿,進一步優化賽道。同時增設了時尚運動類作品競賽單元、動漫類作品競賽單元,鼓勵參賽者創作出更多元化的作品。”
當前,什么娛樂方式最火、最流行?毫無疑問是短視頻。艾媒咨詢集團CEO張毅在現場分析了最新的短視頻行業發展報告:從短視頻用戶規模來看,幾乎觸達了所有中國手機網民。“現在短視頻的內容和形式多樣化。對于大量的UGC用戶,都是巨大的機會。尤其在垂直領域里面,會有很多可創作的空間。最近兩年有很多鄉村題材、仿古題材和文化題材的短視頻非常受到網民熱愛。”
艾媒咨詢集團CEO張毅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著名制片人、導演、編劇白一驄從橫店拍攝現場趕來成都見證這次啟動儀式。看到今天火熱的短視頻創攝氛圍,他不禁感嘆:“短視頻會變得非常重要,會成為很多從業者進入這個行業之初非常好的歷練。”
著名制片人、導演、編劇白一驄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作為大賽創作者代表,艾爾平方創始人、CEO李姝潔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一切都要以觀眾或者用戶觀看者的立場去思考;一定要挖自己心里那個覺得特別亮、說出來都特別驕傲的那個點去創意;第三原則才是考慮商業化的東西。”
7月15日,第四屆創攝大賽再次出發,以“發現成都之美”為主題,面向海內外征集短視頻創攝作品。希望熱愛創作的短視頻弄潮兒們,用手中的鏡頭記錄下他們眼中的成都之美。大賽征集專題與投稿渠道將面向全球創攝者開通(報名通道:http://www.troyoo.com/corp/20220708Mvideo/index.html),經過作品征集、初選、小組賽、終評等賽程之后,于12月底評選出最終大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