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3 17:11:38
◎近日,南京亞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派科技)主動撤回了創業板上市申請。亞派科技“非常規意義”的經銷商模式和擬上市前的大手筆分紅都引起了記者的關注。
◎6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位于重慶市北部新區棲霞路的新薈學智能,對方人士告訴記者,新薈學智能是亞派科技的經銷商,不過是所謂的“物流型”經銷商,即亞派科技自己的業務員去跑銷售,新薈學智能相當于只是墊款拿貨,不用去跑業務。
每經記者 王琳 每經實習編輯 楊夏
近日,南京亞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派科技)主動撤回了創業板上市申請。
亞派科技在其招股書中披露,其“電源電氣及配電電氣產品”的經銷商模式與常規意義經銷商模式不一致。作為亞派科技2018年至2020年前五大客戶之一的重慶新薈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薈學智能)方面人士將這一模式稱為“物流型”經銷商,其向記者介紹,新薈學智能無需跑業務,主要是為亞派科技墊款。
記者還注意到,亞派科技本次IPO原本擬募資額高達5.02億元,其中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7500萬元。而亞派科技在2020年便分紅了超3400萬元。事實上,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亞派科技的應收賬款、應收賬款融資、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總共就約占公司資產總額的一半。
圖片來源:亞派科技招股書截圖
亞派科技主要從事配電控制與安全、綜合節能領域的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公司產品主要包括電源電器及配電電器、綜合節能產品及服務,產品主要應用于地產建筑、軌道交通、醫療衛生等領域。
記者注意到,2018年,亞派科技以1160萬元增資獲得南京薈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薈學智能)51.15%的股份。2021年11月,亞派科技又以1141.24萬元的價格收購了薈學智能其他少數股東持有的48.85%的股份。
而在2018年至2020年各年度,一家名為“重慶新薈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分別位列亞派科技的第二、第二和第五大客戶,對其的銷售金額分別為1752.08萬元、2075.84萬元和1673.93萬元。不過,在2021年上半年,新薈學智能則未出現在亞派科技的前五大客戶之列。
啟信寶顯示,新薈學智能成立于2016年,在2017年12月1日由重慶合優至遠科技有限公司更名而來,在更名的同一天,公司的股東由趙丹丹變更為周樂斌和付建瓊,其經營范圍也由原來的“電器產品的研發、銷售;計算機軟硬件開發、銷售及技術服務;燈飾及照明工程設計;燈具研發”,變更為了“智能家居的生產、銷售及技術開發;樓宇智能化設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樓宇智能化工程的設計等。”
新薈學智能工商信息變更 圖片來源:啟信寶截圖
與此同時,新薈學智能的2021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0,啟信寶顯示,其企業聯系電話對應超過100家公司。
圖片來源:啟信寶截圖
6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位于重慶市北部新區棲霞路的新薈學智能,對方人士告訴記者,新薈學智能是亞派科技的經銷商,不過是所謂的“物流型”經銷商,即亞派科技自己的業務員去跑銷售,新薈學智能相當于只是墊款拿貨,不用去跑業務。相對于新薈學智能賣給客戶的產品價格,亞派科技給新薈學智能的價格會適當便宜一點,新薈學智能從中賺取差價,但是這種模式的利潤相對低一點。
亞派科技在其招股書中披露,其“電源電氣及配電電氣產品”的經銷商模式與常規意義經銷商模式不一致,但與上述新薈學智能方面人士講述的基本一致。
亞派科技披露其經銷商模式與常規模式經銷商差異 圖片來源:亞派科技招股書截圖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亞派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1億元、2.30億元、2.96億元和1.61億元,其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16億元、0.35億元、0.56億元和0.22億元。
在這樣的業績表現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亞派科技總共進行了5次現金分紅,總共分紅金額超6000萬元。其中尤其是2020年便分紅了2次,且分紅金額最高,總共超3400萬元。
然而,亞派科技本次IPO擬募資額高達5.02億元,其中包括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7500萬元。那么,亞派科技到底是有錢還是缺錢呢?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亞派科技的貨幣資金余額為7955.22萬元,現金比率為0.79。
記者同時注意到,亞派科技的應收款項在報告期內快速增長。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亞派科技的應收賬款、應收賬款融資、應收票據、其他應收款分別為5301.52萬元、603.84萬元、4301.47萬元和7752.82萬元,總共約占亞派科技資產總額的一半。
亞派科技的其他應收款主要是保證金,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其他應收款對前五名單位的其他應收款高達8194.96萬元,占比為93.99%,而這些單位也全部為地產類公司(的子公司)。其中,融創西南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寧波齊采聯建材有限公司(綠地控股旗下子公司,以下簡稱齊采聯)、四川藍光和駿實業有限公司目前均因不同案件已被列為被執行人。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其他應收款前五大 圖片來源:亞派科技招股書截圖
不過,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亞派科技僅對藍光發展及其子公司的其他應收款按照50%的比例計提了壞賬準備。
此外,齊采聯還是亞派科技在2021年上半年末的第五大應收賬款客戶,應收賬款金額為210.92萬元。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85047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