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26 22:38:19
每經評論員 胥帥
5月25日,北交所轉板第一股觀典防務上市交易,當日大跌23.63%。
觀典防務是第一個吃到轉板螃蟹的企業,按照“炒新”傳統,市場最初預期會有“爆炒”。這一預期理由有兩點,一個是北交所公司和科創板企業的估值差,市場給予科創板企業一定的溢價,另一個是科創板成交量上升一個臺階,有資金容量的支撐。
但觀典防務首日表現卻“打臉”了這種預期,以大跌收盤。
筆者認為主要原因是北交所停牌前,觀典防務股價半年內大漲近一倍,預期已經提前體現。提前兌現預期之后,觀典防務對應市盈率超過行業水平。這實際上也表現在觀典防務之前風險提示中,開盤參考價格為21.88元/股,此價格對應的轉板市盈率為72.08倍。截至2022年5月20日,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為41.26倍。
如果沒有估值分歧,更高的成交量更容易助推上漲趨勢。從北交所單日成交額看,沒有單日過億成交。但觀典防務轉板上市首日,成交金額就達到4.58億元。然而轉板價格高于行業市盈率制造了買賣分歧,成交金額越高越容易得出一個均衡價格。
觀典防務為后面轉板上市的企業提供了一個思考,轉板上市不等于估值大幅提升和市場大幅爆炒。市場會更加關注轉板上市企業的一個合理估值。
不過,觀典防務轉板上市的不只體現在市場表現這一面,通過首例也能觀察到北交所轉板效率和機制。
觀典防務從去年8月11日宣布轉板,到10月20日向上交所報送轉板至科創板上市申請材料,再到今年1月27日過會,最后在5月25日科創板上市。北交所轉板上市時間不到一年,審核機制并不繁瑣,可見運行效率之高。
這種轉板上市機制也可被視作另一種IPO通道,相比傳統IPO申報,它能解決上市前信息不對稱的狀況。
IPO上市之前,這類公司的財務規范程度要差一點,難和創業板、科創板的成熟企業相比。但先進入北交所,通過律師、會計所等中介機構的專業性服務,在財務、內控以及法律法規層面,相對未掛牌的初創企業,就變得更加規范。它們的財務風險、法律、治理結構風險要低很多。而在北交所上市,它們已經是一家公眾公司,信息透明程度要高出許多。對于投資者來講,新股篩選時間成本會大大降低,會有更多可篩選的余地。
加上轉板不是隨意轉板或者任意轉板,它依然有自己的規則和約束機制。根據轉板要求,北交所上市公司申請轉板,應當已在北交所連續上市滿一年,且符合轉入板塊的上市條件。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前,曾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原精選層掛牌的,精選層掛牌時間與北交所上市時間合并計算。轉板條件應當與首次公開發行并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的條件保持基本一致。所以,北交所轉板上市也有門檻,也有條件,依然存在優中選優的過程。
從這一維度看,轉板上市消除了市場參與者的一些隱性成本,對市場主體、投資人都是一件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5月26日,觀典防務股價低開后出現回升,收盤漲幅達8.50%。其后續走勢如何,顯然有待進一步觀察。
另外,對于觀典防務來說,未來也面臨一些新的挑戰,比如,如何去對接更大規模的資本市場,特別是利用更多資本金擴大再生產,無疑考驗企業的發展后勁。不過,觀典防務這次轉板并未帶有募資,轉板再融資的案例還需要時間等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