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01 13:12:46
◎4月30個重點監測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下降18%,同比跌幅擴至58%。一線城市成交環比下降19%,同比下降47%。26個二、三線城市市場愈加慘淡,成交環比下降18%,同比跌幅擴至60%。
每經記者|包晶晶 每經編輯|陳夢妤
4月30日傍晚,多家機構發布2022年1-4月份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情況。從中指研究院統計的銷售數據看,百強房企未能挽回一季度頹勢,門檻值同比下降60.4%。盡管2022年進度條已過1/3,但千億房企數量只有3家,與2021年1-4月的9家相比,數量減少2/3。
榜單前三甲碧桂園、萬科、保利發展分別實現銷售額1633.9億元、1380億元和1212億元,保持了強大優勢,但合計銷售額4226億元與2021年同期碧萬恒的7227億元相比,凈減少達3001億元。
不僅前三甲房企銷售額下降明顯,今年以來,百強房企累計銷售額均值下滑幅度逐月放大,從年初的同比下滑23%直到下滑50%。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1-4月份TOP100房企銷售額均值212.2億元,同比下降50.2%,此外房企單月銷售額均值也較1月份有較大幅度下跌。
全國多個城市不僅錯失金三銀四,更在救市政策中不見起色。據克而瑞數據,4月份受限于國內疫情反彈,房地產市場下行壓力加劇,成交同比跌幅進一步擴大。
30個重點監測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下降18%,同比跌幅擴至58%。一線城市成交環比下降19%,同比下降47%。26個二、三線城市市場愈加慘淡,成交環比下降18%,同比跌幅擴至60%。
百強房企各陣營門檻值均難逃腰斬。
1-4月,TOP100門檻值為43.5億元,其中TOP10房企門檻值486.0億元,較上年下降50.3%;TOP30房企門檻值190.9億元,較上年下降53.5%;TOP50房企及TOP100房企門檻值分別為123.9億元和43.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52.8%和60.4%。
從數據上看,在行業下行期,頭部房企境況稍好,排名50-100位的企業下降最快。
從銷售額各陣營房企數量來看,不同陣營企業數量均有較大變化。1-4月超千億房企僅3家,較去年同期減少6家,銷售額均值1408.6億元;超百億房企57家,較去年同期減少46家。
第一陣營(500億-1000億元)和第二陣營(300億-500億元)企業分別為6家和7家,較同期均減少11家。第三陣營(200億-300億元)企業為13家,較同期減少1家,基本穩定。第四陣營(100億-200億元)企業共28家,較同期減少14家,為各陣營中減少最多的。
伴隨銷售市場同步下行的還有投資力度。
中指數據顯示,1-4月TOP100企業拿地總額3626億元,拿地規模同比下降55.9%。TOP100門檻值為12億元,較2021年4月下降10億元,TOP100企業招拍掛權益拿地總額占全國300城土地出讓金的比例為51.5%。
從房企角度觀察,濱江集團、綠城中國和建發房產占據新增貨值榜單前三位。1-4月,濱江集團以累計新增貨值575億元占據榜單第一;綠城中國和建發房產緊隨其后,累計新增貨值規模分別為548億元和391億元。TOP10企業1-4月新增貨值總額3413億元,占TOP100企業的34.1%,新增貨值門檻為208億元。
從布局城市等級來看,50家代表房企2022年1-4月在二線城市的投資面積占比最高,為68.4%。從布局區域來看,企業熱衷于在長三角拿地,占比達到47.8%。杭州、寧波和長沙位列代表房企拿地面積前三城市。其中,杭州以275.6萬平方米位列第一,寧波以126.6萬平方米位列第二。
克而瑞指出,2022年以來,為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中央多部委在房企融資、并購貸、預售資金監管等多個層面釋放積極信號。但政策回暖的傳導落地尚需時間,短期內企業融資未有明顯回暖,1-4月規模房企整體融資規模仍保持在低位,多數房企流動性壓力持續。目前來看,抓銷售回款、提升自身造血能力,保證現金流安全、優化債務結構、防范流動性風險是企業保持財務定力及穩健經營的關鍵。
封面圖片來源:前4個月中國TOP3房企同比少賣了3000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