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4-28 18:30:46
今日的投融資市場目光聚焦于科技和消費賽道。具體來看,李開復的創新工場布局了物流機器人“捷象靈越”;另外,無人機服務商“拓攻機器人”也斬獲近億元B+輪;此外,“書亦燒仙草”戰略投資了“DOC咖啡”。
每經記者 姚亞楠 唐如鈺 每經編輯 肖芮冬
進入4月的尾聲,創投市場相對平靜,疫情之下,VC投資節奏有所放緩。今日公布新一輪融資消息的企業主要來自科技和消費賽道。
具體來看,移動機器人公司“捷象靈越”宣布完成近億元天使輪及Pre-A輪融資;無人機飛控系統及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拓攻機器人”斬獲近億元B+輪;新茶飲“書亦燒仙草”戰略投資“DOC咖啡”。
今日,移動機器人公司“捷象靈越”宣布完成近億元天使輪及Pre-A輪融資。天使輪由紅杉中國種子基金、聯想之星、創新工場聯合投資,Pre-A輪由線性資本、挑戰者資本聯合投資,老股東紅杉種子基金、聯想之星跟投。
公開資料顯示,“捷象靈越”成立于2020年,由創新工場人工智能工程院孵化,聚焦于智慧物流領域,推出了3.0版無人叉車AMR,滿足客戶的自動運輸需求。此外,“捷象靈越”還輔以平臺型搬運機器人以及JMS工業智能數字平臺,提供軟硬一體的智慧物流整體解決方案,適用于制造業場內物料流轉全流程。
據了解,“捷象靈越”新一代無人叉車AMR已在多個世界五百強企業中落地應用,以中大件貨物運輸為主,覆蓋制藥、食品、半導體等行業,未來其計劃在冷鏈行業推出更多產品。
工業機器人是當前機器人產業中頗為火熱的賽道之一,來自中國移動機器人(AGV/AMR)產業聯盟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工業應用移動機器人領域共發生29起融資事件,總計金額超過40億元,賽道熱度可見一斑。
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博士曾公開表示,物流運輸不僅牽動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更是工業自動化不可或缺的紐帶。作為托底民生、保障生產要素流動的“基建型”產業,物流運輸行業急需通過AI、自動化等平臺技術,往智慧化運營轉型升級。中國正推動世界走向“智能智造”,下一代智慧物流是讓中國保障經濟內循環、引領全球工業4.0革命的核心競爭力。
今日,公布新一輪融資消息的機器人初創企業還有“拓攻機器人”——該公司完成B+輪融資近1億元人民幣,由華泰紫金領投,星納赫資本、南京市人才創新創業投資、蘇州金潤跟投,賽富投資、達泰資本、恒勵資本等老股東跟投。
公開資料顯示,拓攻機器人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無人機飛控系統及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團隊擁有十余年無人機大腦——飛控系統的自主研發和生產經驗,目前業務已覆蓋提供整機方案及周邊傳感器、高精度任務載荷、行業應用軟件和無人機云服務,包括多旋翼、垂起固定翼、大型固定翼等多條產品線,主要應用于農業植保、電力巡檢、物流運輸等行業。
據悉,本輪融資將被拓攻機器人用于完善植保無人機、巡檢無人機及支線物流無人機三條業務線。
啟信寶工商信息顯示,連鎖咖啡品牌運營商“DOC咖啡”(以下簡稱DOC)于近日完成戰略融資,投資方為“書亦燒仙草”。DOC為長沙當樂咖啡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成立于2019年。據悉,該品牌定位為精品咖啡,通過創意年輕潮流設計風格吸引年輕消費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DOC背后戰投方為茶飲品牌書亦燒仙草。2022,咖啡向左、奶茶向右——頭部茶飲企業紛紛瘦身之際;咖啡賽道卻好消息不斷,“TIMS”“Seesaw Coffee”“Manner”等新舊勢力相繼獲得新一輪融資。
機構大刀闊斧地布局背后,是資本對國內咖啡市場消費潛力的看好。據艾媒咨詢預測,中國咖啡市場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2021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約3817億元,預計行業保持27.2%的增長率上升,2025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達10000億元。
與此同時,年輕消費群體則是咖啡玩家的必爭之地——德勤中國及穆棉資本曾聯合發布《中國現磨咖啡行業白皮書》,其調研顯示,目前中國咖啡消費者主要以年齡20~40歲的一線城市白領為主,大多數為本科以上學歷,擁有較高收入水平。未來,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潛在咖啡消費人群將持續擴張。
免責聲明:每日經濟新聞·場景匯旨在為創業者與投資人搭建互動交流、精準對接平臺,我們將定期深度報道優秀創業公司和創業項目,所選用的素材均來自于公開資料和采訪,請各位投資人謹慎判斷、預防風險。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57582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