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22 14:52:25
每經編輯 彭水萍
黃金作為優質的避險保值工具,備受投資人青睞。尤其是近年來世界經濟不穩定因素增強,黃金憑借避險和抗通脹的功能成為投資者資產配置的優選之一。
據央視財經3月1日報道,最近隨著俄烏局勢的變化,國際金價也不斷攀升。記者從北京幾大黃金售賣商場了解到,這幾天,來購買黃金產品的顧客有所增加,投資金的回購量也明顯增多。有消費者表示,之前20多克不到30克的鐲子也就一萬多點,現在可能多出幾千元。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在北京的一家黃金商場記者看到,雖然是工作時間,但仍然有不少消費者前來購買黃金飾品,他們表示,最近國際金價在不斷上漲,他們預期漲勢還有可能持續,所以趕緊出手。
商場負責人介紹,最近一周他們門店的黃金產品銷量同比增長了30%以上。在北京另一家商場,最近幾天投資金的回購量也明顯增多,每天都會接待十幾撥客人,其中不少投資者都是幾年前入手的。
今年以來,國際現貨黃金價格、國內金價一路波動上漲。3月8日,現貨黃金突破2000美元/盎司大關,日內最高觸及2070.39美元/盎司,而上一次金價達到2072.50美元/盎司的峰值是在2020年8月,隨后進入高位震蕩期。3月22日亞市尾盤,現貨黃金維持升勢,金價現報1938美元/盎司附近。
國內金價方面,上海金Au99.99今日開盤價為393.16元/克,最高價達397.78元/克。
隨著中國黃金市場的發展,投資黃金的渠道和產品越來越豐富,較為常見的有實物金條、積存金、黃金ETF基金、紙黃金等。不過,年輕一代在黃金投資方面卻另辟新徑。
據21世紀經濟報道,除了對黃金首飾下手之外,年輕群體中間開始流傳著“攢錢不如攢金豆,每月一顆變富婆”的說法,攢金豆成為新的攢錢投資方式。那么,實際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如何在各類黃金投資中避坑?
金條是最常見的黃金實物投資方式。個人購買金條最普遍的渠道是在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金融類會員單位,即銀行處購買。此外,一些黃金珠寶店也可以買到實物金條、金豆。其投資邏輯主要是利用黃金價格的波動,低買高賣以獲得收益。
金條分為普通金條和紀念金條。一般來說,普通金條只有發行者的簡單標記和圖案,無其他復雜的花紋設計;紀念型金條會有特定的主題,賦有寓意,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如,生肖金條等。在銀行購買金條,不僅可以選擇在柜臺買,也可以在手機銀行APP上自助購買。
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某國有大行網點員工向記者表示:“通過柜臺辦理購金,如果不提金的話可以免費代保管。”
記者走訪發現,消費者計劃大額購買黃金之前,可以預先向各個銀行網點咨詢。
值得一提的是,以投資目的購買實物金需要關注回收問題,并不是所有的銷售方都支持黃金回購,投資人事前需要咨詢清楚。例如,部分銀行并不支持黃金回購,但也有銀行支持,不過具體的回收條件不同。
以工商銀行網站信息為例,回購范圍不僅包括工行品牌黃金產品,還有他行品牌投資金條(視同工行品牌金收購的他行品牌金條即成色為Au99.99的其他商業銀行品牌金條),如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廣發銀行等。但有一部分銀行黃金回購的范圍就縮小了很多。
據21世紀經濟報道,除了銀行渠道購買金條,在社交媒體平臺上,不少用戶分享了自己存金豆的經歷。從淘寶、京東來看,1克的金豆價格一般在400元以上。部分店鋪還支持回購,不過需支付一些回收費用。記者了解到,只要金豆純度達標,和銀行金條差別不大。
兩家典當行員工表示:“我們主要看純度,是否可以達到千足金999的標準,即便網上購買沒有證書也沒關系,和銀行金條都是一樣的價格。”
相比于金條,金豆克重更小,不少人將其作為強制存款的一種方式。但是,金豆的購買渠道魚龍混雜,稍有不慎就可能上當受騙。
“本來覺得攢金豆豆還挺簡單的,就下定決心以后每個月開始攢幾顆,就當存錢,只是沒想到成色不純。”有網友表示,在網上買了9999純度的金豆,送去檢測時發現純度只有99。
“因為金豆單次投資金額小,可以滿足投資者積少成多的儲蓄需求,因此受到一些投資者的青睞。不過,黃金價格的波動較為劇烈,長期來看黃金投資的優勢相較于其他理財產品也不明顯。”中信建投期貨貴金屬分析師王彥青認為,黃金投資收益具有明顯的周期性,金豆作為投資黃金的一個方式并無不妥,前提是在正規渠道購買,但仍需注意黃金價格的回落風險。
與金條、金幣相比,金豆投資靠譜嗎?在興業研究匯率商品高級分析師張峻滔看來,投資金豆并非一個好選擇。他表示:“金豆”本質上屬于實物金的一種,但與傳統的實物金又有區別。相較于投資金條、金幣,金豆的成色、規格不統一,缺少權威發行機構背書;相較于黃金首飾,金豆本身的工藝價值較低。金豆最大的特點就是投資門檻低,但投資者也面臨成色不足、克重不足等風險,未來變現流通性更差。
除了直接購買金條、金豆這類實物黃金外,市場上還有一些黃金投資產品。
第一種是積存金業務。客戶可以通過定投或主動積存的方式從銀行買入黃金,存入積存金賬戶。在業務辦理時段內,投資人可以對積存金兌換或贖回,銀行在其積存金賬戶中扣減相應的黃金余額。
積存金業務根據市場價格波動情況實行一日多價,同一時點的積存價格與贖回(兌回)價格相同。投資人辦理積存金的積存或贖回時,需向銀行支付一定的手續費。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兩家國有大行網點員工均向記者表示:“積存金業務兌換實物黃金流程比較復雜,基本很少碰到客戶來網點兌換。”
第二種是紙黃金。不少銀行都有貴金屬經紀業務,包括黃金、白銀、鉑金、鈀金等。值得一提的是,賬戶黃金是一種籠統的叫法,其底層資產可以分為紙黃金和有杠桿的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遞延交易(T+D),但這兩種都屬于現貨交易。
其中,紙黃金報價類似于外匯業務,即跟隨國際黃金市場的波動情況進行報價,投資人可以通過把握市場走勢低買高拋,賺取差價。黃金所有人持有的只是一張物權憑證而不是黃金實物,投資者憑這張憑證可隨時提取或支配黃金實物。
紙黃金業務剛剛上線的前幾年,因其交易時間長、投資金額門檻低等特點,備受歡迎。2020年,受貴金屬價格劇烈波動等因素影響,多家銀行暫停賬戶金屬交易,或是陸續調整賬戶貴金屬的交易規則。比如,提升賬戶貴金屬的產品風險級別、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結果,以及調整了交易起點、交易時間、交易方式、持倉限額、強制平倉、業務停辦等功能。對于不滿足要求的客戶,將逐步關閉賬戶貴金屬業務功能。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某國有大行網點員工向記者表示:“如果之前沒開戶,現在可能在任何銀行都無法開通紙黃金業務了,即便現有賬戶也只能做買賣操作。”
某銀行網點員工則向記者透露,為避免發生損害客戶權益的情況,銀行業務路線較為穩健,目前只開展實物黃金業務。
第三種是黃金ETF基金。黃金ETF基金(ExchangeTradedFund)是指將絕大部分基金財產以黃金為基礎資產,緊密跟蹤黃金價格,使用黃金品種組合或基金合同約定的方式進行申購贖回,并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開放式基金。投資者在基金存續期內可以自由交易,T+0當天即可買入平倉。投資門檻低,一手ETF基金代表1克黃金,基金公司以實物黃金作為支撐,投資者可以在支付寶、券商APP等渠道購買。
據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報告《全球黃金ETF總規模下降,亞洲基金逆勢增長》指出,2021年亞洲基金為全球黃金ETF貢獻了絕大部分的流入量,總規模全年共上升20%,近15億美元。中國的黃金ETF表現尤為顯眼,當地投資者在金價調整下進行積極的戰術性買入,而經濟增長放緩、利率預期下降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投資者對黃金投資的興趣。亞洲黃金ETF總流入量的60%以上來自于中國。
如果選擇黃金金融投資產品,積存金、紙黃金、黃金ETF哪種方式更適合普通投資人?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張峻滔向記者表示,積存金具有投資門檻低(一般1克起投)、定投平抑波動的特點;紙黃金一般需要在銀行開立賬戶,無杠桿,允許做多、做空雙邊交易,全天交易時間長,策略靈活、交易費率低;黃金ETF需要開立證券賬戶,交易費率低,但和紙黃金不同,只能單邊做多,交易時間與證券市場一致,在金價波動較大時常出現開盤價格跳變。對于投資經驗不太豐富的個人投資者,積存金是較穩妥的選擇,經驗較豐富的投資者可以選擇紙黃金、黃金ETF。
“從風險角度考慮,積存金與黃金ETF最適合普通投資者。”王彥青分析,黃金ETF投資更為靈活,有實物金作為支撐,價格走勢緊密跟隨國內黃金現貨價格,可隨時購買與贖回;若有提取實物金需求,則積存金會更適合一些,積存金定投可以避免人為的錯位判斷帶來的干擾。從風險來看,價格下跌風險是投資黃金最大的風險,這可能給投資者帶來損失。此外,紙黃金與國際金價掛鉤,由銀行進行報價,價格波動頻繁,交易時間靈活,適合于長期追蹤國際金價、對黃金價格趨勢有一定了解的投資者。
“投資者如果以資產配置為主要目的,則銀行渠道的積存金比較合意。”山金實業貴金屬產業部總經理蔣舒解釋道,一來定期配置可以削弱價格波動對于購買價的沖擊,二來可以擁有實物。投資者如果以看漲黃金長期走勢而獲取投資收益為目的,則銀行渠道的紙黃金和基金渠道的黃金ETF比較合意,這些產品都是金價趨勢上揚時可以獲利的品種,且并不以取得黃金實物為目的。
“投資者如果以利用金價波動而獲利為目的,則屬于衍生品的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延期交收和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較為合意。這類衍生品對于投資者的專業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要求較高。”蔣舒提醒,上述無論哪種投資工具,都包含金價波動的風險,沒有哪種投資工具可以保證萬無一失。即使是黃金現貨也會面臨金價下跌的風險。
注冊國際投資分析師(CIIA)簡嘉俊建議,不同投資者應該考慮持有成本、手續費、管理費等,并根據是否需要交割、是否自主管理,進而選擇最為合適的黃金投資方式。但也應該注意黃金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以及實際交易中的交易限額等問題。其中,黃金價格變化主要受地緣政治風險、美元指數、各國央行貨幣政策、國家黃金儲備、投資者投資以及節假日黃金需求等因素影響,因此投資者應該時刻關注各類影響金價的因素,合理、適度投資。
張峻滔提醒道,投資黃金需要注意兩方面的風險。一方面,選擇正規的投資機構,例如銀行、券商,警惕各種名目的“黃金現貨交易”黑平臺。另一方面,雖然積存金、紙黃金、黃金ETF都沒有杠桿,但在黃金價格高波動時仍有產生大幅虧損的風險,投資者要做好資金管理。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公開信息等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財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