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24 20:13:40
◎國內終端零售的迭代方式,或許在于掌握“中國胃”的需求。
每經記者 王紫薇 每經編輯 劉雪梅
2022剛開年,會員倉儲店賽道又迎來一位蓄力已久的本土玩家。
fudi倉儲會員店北京順義祥云小鎮店于1月18日開業迎客。這是時隔7個月,fudi開出的第二家會員倉儲店。
fudi順義祥云小鎮店于1月18日開業迎客 每經記者 王紫薇 攝
此次的祥云小鎮店面積幾乎是首店的兩倍,達1萬平方米,sku達到5000種左右。在品類上,新店增加了高端家電區域,在功能性空間上新設置了特色簡餐區。在品類上,fudi本土特色較為鮮明。中式預制菜、中式現烹點心,以及西沙群島的活鮮,在開業當天都被搶購。
如果說fudi首家店還有些試水的感覺,那么,第二家店則堅定透露出fudi“參戰”會員倉儲賽道的決心。
自兩年前Costco開入上海之后,國內商超零售已然生變。從2021年開始,會員倉儲店賽道肉眼可見地競爭激烈,去年甚至被稱為“倉儲會員店元年”。當年6月,第一家中國品牌的倉儲式會員店——盒馬X會員店宣布模式跑通;隨后,麥德龍于北京、成都兩城的會員店同時開業;7月,fudi新店首開,隨后,家樂福、菜鮮果美、家家悅等企業相繼殺入。
火熱競爭之外的冷思考之一是,山姆、Costco、麥德龍這些老牌玩家們,無論是對市場的理解還是對供應鏈的把控都技高一籌。對比之下,國內玩家還有機會嗎?勝算幾分?
另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倉儲會員店作為舶來品,在“車輪上的國家”美國率先跑通模式;但來到中國之后,面對居住更為密集、公共交通更為方便、家庭人口總數較少的新情況,倉儲會員店還是個好模式嗎?
“這里有點宜家的感覺,整體逛下來很舒服。”在fudi祥云小鎮店里,37歲的張女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開業當天,她開車帶著7歲的兒子來采購,感受一下。
實際上,張女士的感受和fudi的目標非常吻合:fudi想做的正是“倉儲會員店的宜家”。
進入大門可以看見,fudi的商品陳列使用了高達天花板的貨架布置,增設了高端家電區域,單價上萬元的電視、大開門冰箱等家用電器擺在了進店的黃金位置。
這也是會員倉儲店的一貫風格。工業化“倉庫”即視感的裝修風格,既節省成本,又能渲染商品“便宜大碗”的氛圍。
2021年5月,fudi的首家會員倉儲店開業,位于朝陽區窯洼湖橋附近。新開順義這家店延續了首店鮮明的功能區分區風格,海鮮、日化、烘焙等核心功能區的分區標識非常明顯,方便用戶在1萬平米的空間內掌控自己所在位置,很容易尋找目標商品的所在區域。
在選品上,相比國外會員倉儲玩家,fudi面向“中國胃”做了不少調整。在烘焙區,除了常見的西式點心,中式現烹糕點、饅頭等主食較具特色;預制菜中,獅子頭、四喜丸子等中國特色菜品頗為吸睛;考慮到中國烹飪更青睞活鮮,海產區來自西沙群島的活魚活蝦成為特色商品。fudi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家新店生鮮品類的占比達到50%。
fudi新店生鮮品類的占比達到50% 每經記者 王紫薇 攝
這一策略或是fudi迅速獲得大量會員的因素之一。fudi項目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2021年5月至今,fudi單店的會員量已達到6萬。
不過,作為會員倉儲賽道的“新人”,與老牌玩家相比,fudi自感還不夠成熟。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fudi可能需要形成自己的方法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還需要學習。”他表示,2022年fudi將繼續深耕北京市場,暫無出京計劃。
2019年8月Costco上海店“爆賣一周”,成為倉儲會員店在國內“加速”的引擎。
2021年,山姆會員店的麻薯、瑞士卷走紅小紅書,會員倉儲店賽道熱度再起。6月,盒馬倉儲會員店(盒馬X店)宣布模式跑通、進入全國復制;麥德龍兩家plus會員店于6月27日于北京、成都兩地同時開業,正式進入付費會員賽道。
截至2021年底,山姆在中國已擁有30余家門店,預計2022年底,將有40~45家開業和在建門店,而在此之前,山姆在中國20余年也只有20多家店;
截至2021年底,盒馬已在全國開設6家X會員店,創造倉儲會員店行業內開店速度紀錄。
回看過去,倉儲會員店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演變過程。剛進入中國時,這種店型多面向B端銷售,客戶進行規模性采購,并以低頻購買為主。
后來,倉儲會員店推出面向C端的會員卡,家庭采購逐漸成為主流。在國內,倉儲會員店仍保持著“舶來品”的特色:多選址于一線城市的郊區、城市環線附近,通常需要駕車采購,相比一般超市,顧客的單次采購量較大。
根據2020年波士頓咨詢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擁有6700萬的中高收入家庭,這些家庭正是會員店的目標消費群體。
倉儲會員店的商品份量都很大,比如一份青椒,一般是500克甚至1.5千克一份。這對于在一線城市聚集的單身青年來說并不友善。但由于其品類豐富,產品品質比超市更好,會員倉儲店還是得到了單身青年們的喜愛。
90后的小滿告訴記者,相比家周圍那些大賣場,她更愿意來逛倉儲會員超市。“山姆、Costco這類會員店的烘焙和海產我總覺得質量更好一點,價格也更低一些,逛起來也很舒服。”
“大份量”難不倒年輕人,小滿說,“我一般是和兩三個同事朋友一起采購,回來之后大家分。這樣既新鮮,也不浪費。吃完我們再一起買下一波。”小滿說。
“高質、大量、低價”是會員倉儲的流量密碼,這三個密碼的背后,其實是會員倉儲店的護城河:供應鏈。
麥德龍中國副總裁、營運總監周揚曾表示,麥德龍中國依靠全球供應鏈,其獨有、自有商品及進口商品的占比達40%;公開資料顯示,山姆會員店自有品牌SKU大約為700個,占總體sku的20%左右。2021年開于上海的全球最大旗艦會員店,還出現了多達500款新品,首發新品100多種。
相比外資會員店,盒馬x、fudi則突出本土特色。盒馬副總裁、商品采銷全國總經理趙家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盒馬商品采購更接近生活,以配合中國家庭的多樣化烹飪方式;fudi則以高比例的生鮮產品吸引顧客。
零售專家胡春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些年家樂福等大賣場模式的流行在當時是“順應時勢”。“當時正處于小康水平的消費者正需要他們提供的解決方案。大賣場解決了‘有且相對便宜’的需求,也就是相對于集貿市場和百貨店商品豐富,而且價格低。這是1995~2015這20年外資大賣場一直流行的原因。”胡春才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人均GDP達到1.25萬美元,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2.5%,比2019年增長8%。扣除價格因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0.7%。
“目前的中國,無論從GDP水平還是中高收入人群的規模看,人們對更高級的飲食解決方案有了需求,這是會員倉儲可以‘替換’大賣場的原因之一。但我認為,這還不是最終解決方案。”胡春才說。
會員倉儲店最初由美國發展而來。美國號稱“車輪上的國家”,居民居住較分散,商業設施通常集中于某一區域,這成為美國家庭全家出動、驅車大規模采購的背景,也是他們的生活方式。倉儲會員店也因此以提供大份量、儲存周期較長的商品為主。
在美國,Costco還與石油公司合作,為自己的會員提供車輛加油的優惠政策。凡Costco周圍,多有一處加油站,堪稱一攬子解決用戶出行方案。
來到中國后,倉儲會員店初期發展緩慢。行業人士告訴記者,一部分原因在于GDP等宏觀數據表現,另一部分原因是,中國的市場環境與美國差異太大。
具體來說,國內的家庭單位更小、居住區域更密集;社區周邊多有菜市場、便利店等商業配套,大規模驅車采購不是必選項。且國內居民更喜歡“新鮮”吃食,高頻購買、少量采購是國內市場的特征。這也是山姆、麥德龍等會員倉儲店一開始僅面向B端的原因之一。
不過,國內特殊的市場環境,給國內玩家提供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胡春才認為,目前會員倉儲店的模式并不是“最適合”中國國情的。“會員制(會員倉儲店)目前滿足了消費者對大賣場模式之外的更高需求,但他們如果認為自己選擇非常正確,那么他們10年后的處境就是現在大賣場們,因為中國消費者的胃需要的是新鮮+品質+多樣化,目前會員倉儲店雖然做到了品質+低價,但是新鮮+多樣性方面遜色很多,這樣的話,遲早會被追求更加合理的飲食解決方案的中高收入階層所拋棄,從而跌入現在大賣場的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地。”
站在零售迭代的角度,他認為,零售勝負局的決勝關鍵,在于要為市場提供符合需求的飲食方案。
“國人去哪里都種菜,這側面說明了我們的飲食需求中,新鮮蔬菜水果必不可少。我國的瓜果蔬菜種類豐富,四季都有不同的品類可供選擇;相比之下,美國的大農場模式導致其綠葉蔬菜種類很少,俄羅斯的蔬菜價格是我國國內的2-3倍。這也導致他們的飲食結構和我們天差地別。”
胡春才說,國內終端零售的迭代方式,在于掌握“中國胃”的需求,“半成品菜是超市迭代的方向。”
他舉例說,湖北雅斯超市在這方面走在了前面,現制鮮售的半成品菜,類似于眼下提供全生菜品的預制菜,著力解決消費者買菜、洗菜、切菜、菜品搭配的“預備”環節,并提供配置好的烹飪佐料,最終的烹飪環節交由消費者完成。
事實上,國內的倉儲會員店玩家在照顧“高質低價/便宜大碗”的同時,已經意識到了“中國胃”的重要性,盒馬X店、fudi的本土化特色打造都是圍繞照顧“中國胃”出發。
記者得知,盒馬正與雅斯展開合作,計劃于上海落地半成品菜為主的盒馬超市。
此外,從商業模式角度出發,目前的會員倉儲店也沒有達到“最終形態”。凌雁管理咨詢首席咨詢師林岳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會員倉儲店未來會根據不同的周邊業態、經濟環境、客戶群體來做相應的創新,這也是迭代方向之一。
“首先,傳統倉儲店主要聚焦大宗、大額、大量的商品購買,在數字化工具越來越智能的基礎上,客單量也可以變小,比如線上下單,線下自提,所以倉儲店的賣點應該是強調商品的多樣性。”林岳說。
林岳同時指出,儲存時間不長的商品就不太合適倉儲店模式,比如生鮮等需要冷鏈配送的類別。
從“商業基建”角度來說,林岳認為,國內玩家最大的優勢就是已經培育了大量線上用戶,對于用戶圈層也有了大數據。“如果倉儲店能夠帶來更多樣的選擇,在配送或提貨方面有便利性,那么市場增量還是有的。”他說。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王紫薇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