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18 23:03:51
每經記者|岳琦 每經實習記者|李明會 每經編輯|宋思艱
12月17日,2021年中國SD-WAN峰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表示,開放、智能、安全、柔性、可定制將是未來網絡主要的發展方向。
劉韻潔指出,互聯網在消費領域取得巨大成功,但隨著互聯網進入到實體經濟,跨入互聯網下半場,工業控制、全息通信、8K/VR等業務的發展,對網絡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與挑戰。他認為,開放、智能、安全、柔性、可定制將是未來網絡主要的發展方向,在需求上個性化將讓每個行業、企業、用戶甚至是每個應用都擁有定制化網絡,而供應的按需化也將讓運營商從傳統的賣帶寬轉變為提供定制化的網絡服務能力,最終實現全網利用率提升,降低用戶使用成本。
此外,劉韻潔認為,現在我國企業上云比例比較低,SDN與廣域網的融合在進一步推動實體經濟發展方面還有很大空間。
根據中國信通院的定義,SD-WAN,即軟件定義廣域網,就是利用軟件技術與傳統廣域網資源精準融合來解決企業網絡分支互聯、數據中心互聯、多云互聯的網絡應用。SD-WAN也可以解決企業在上云過程中,上云網絡傳輸受限、業務開展不靈活等問題。
“沒有它你就玩不轉。”對于SD-WAN之于企業上云,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團隊總監魏亮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SD-WAN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快、更好、更高性價比的網絡接入,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肯定比專線成本更低,但更重要的是可以滿足業務的靈活性,適應企業業務發展需求。
此前IDC調查發現,部署SD-WAN后,60%的用戶實現降低成本,53%的用戶降低了30%的成本。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