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12-15 15:46:26
每經行業研究員 張寶蓮
今年下半年隨著“雙碳”支持政策的出臺,ESG(環境、社會與治理)投資趨勢在資本市場愈演愈烈,特別是三季度公募基金調倉,寧德時代取代貴州茅臺成為第一重倉股,被看作是投資邏輯變化的轉折點。
對于傳統的白酒行業來說,這不算是個好兆頭。今年10月,MSCI將貴州茅臺ESG下調至最低水平。12月5日,茅臺集團發布2020年度社會責任報告,#貴州茅臺員工人均年薪31萬#登上微博熱搜榜,該話題引起了1.5億閱讀量,4935次討論。12月8日,貴州茅臺時隔5個月左右又再次站上2000元,再次得到市場關注。
作為資本市場話題度最高的行業之一,白酒行業經歷了自2018年以來的高景氣度,貴州茅臺更是市值超2萬億元,成為西部經濟的一顆明珠。今年19家白酒企業的三季報里,有17家盈利雙增,但是MSCI依然將貴州茅臺ESG評級下調到最低水平。這意味著財務業績不再成為企業價值的決定性因素,報表之外的非財務信息變得重要起來,也就是ESG。
如果說財務報表是一張成績單,那么ESG便是對德智體美勞的評估,前者反映過去,而后者更容易評價未來。在資本看來,ESG是投資未來的一種方式,具有廣闊發展空間。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廣義ESG投資資產規模已達到45萬億美元,2020年末全球ESG基金管理規模已突破1萬億美元。
遺憾的是,盡管資本將ESG看作是獲取超額收益的新增長點,而白酒企業作為熱門投資標的卻陷入尷尬之境——目前尚未有酒企發布ESG年報,上市公司貴州茅臺更是從未單獨披露過社會責任報告。談到茅臺,人們往往想起的是它一飛沖天的股價,一瓶難求的飛天茅臺酒,以及近年多發的人事與管理問題。許多人對它的估值提出質疑,以“醬香科技”調侃其“德不配位”。人們往往關心,A股市值第一的貴州茅臺,除了超90%的毛利率與超30%的ROE外,它還做了什么?
2021年,五糧液、山西汾酒、瀘州老窖、洋河股份、舍得酒業等10家酒企均對外披露了2020年社會責任報告,但是從披露質量看,距離專業ESG報告還有較大差距。以五糧液的2020年度社會責任報告為例,內容多是定性式的描述,缺乏量化的指標評價,部分內容也是對過往數據的重復疊加。目前A股社會責任報告的ESG信息披露數據較少,披露質量不佳。一方面是由于缺乏行業統一標準,另一方面是由于ESG信息披露經驗不足。
根據Wind統計,2020年,A股社會責任報告披露率不足20%,ESG報告披露率更是僅有5%左右,ESG整體披露水平不高。正因如此,我們應當將目光盡早投向那些在ESG領域有所建樹的企業。
在A股國際化趨勢下,企業推動ESG信息化建設已是板上釘釘,應當鼓勵最優秀的企業去實踐ESG。白酒行業有A股最優秀的企業,19家白酒企業撐起了4.5萬億元市值,養活了累計近14萬員工,鏈接了上下游千萬經銷商,我們號召上市酒企率先積極發布ESG報告,對引導A股ESG體系建立具有示范作用。
客觀來說,白酒本身是具有鮮明的中國傳統特色的行業,把ESG從舶來品變成中國特色,白酒天然具有優勢。例如精準扶貧、員工責任、環境保護、社會公益等多方面,酒企有資金、有經驗、有人才、有情懷,足以將ESG實踐到位。
主觀來看,酒企的大市值與低ESG評級的矛盾性在于ESG信息披露的缺失。例如釀酒生產的碳排放量缺乏規劃,擴產以及釀酒產生的廢物對當地水質、空氣、生物多樣性等施加壓力。筆者根據公司2019年年報和2020年年報對比發現,2020年貴州茅臺201車間老廠區3000m3/d污水處理廠的COD(化學需氧量)的濃度與排放量均較上年有所增加,本部老廠區年均二氧化硫的排放濃度和排放量也有所增加。
從理念到實戰,上市酒企在兼顧財務價值之外,需要重塑自身與生態環境、社會、雇員、政府、股東的關系,將ESG與主營業務、公司戰略相結合,提升ESG信息披露率,也是對公司治理體系的一次重建。作為傳統行業,期望上市酒企尋找到企業價值增長的第二曲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